行情怎么了?猪养越大反而越赔钱!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行情怎么了?猪养越大反而越赔钱!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文章插图
一、生猪市场分析及预料
上周市场归顾:
上周全国生猪周均价为14.14元/公斤,相比之前一周下跌0.12元/公斤,相比去年同期低14% 。周内猪价持续下跌 。上周全国生猪日涨跌幅度不大,南北方均为稳中有跌 。全国最高价省份为重庆、四川、浙江,周成交均价为14.75元/公斤;全国最低价省份为黑龙江,周成交均价为13.62元/公斤 。
上周是国庆中秋假期后的首席周,也是10月份的第二周 。9月最后一周我们预估的猪价在国庆节前两周集体稳定,节后小幅下跌的情况已经成为现实 。上周整个生猪市场再度表现出供需制衡的状态,供赠与需求双低,猪价涨跌两难,持续节后的疲态,集体稳定,局地小幅慢跌 。然而饲料原料价格却令养猪人不太乐观,玉米价格处在年内最高位,豆粕价格受美国市场利好影响有所上涨,使国内养殖利润进一步缩水 。
猪市影响因素分析:
从上周市场变幻来看,未来影响生猪市场的主要因素有:
供应:保持稳定 。通常10月份的生猪屠宰量与9月份持平或者略增 。从今年的出栏情况来看,6月份至今猪价虽然有所上涨,但实际有显然涨幅的光阴仅有6月初和8月初的一个多锌蹿光阴,猪价持续颠簸,且在陷入9月后就浮现徐徐下跌的迹象,使得市场的大猪压栏情况大大缓解,国庆期间虽然出栏略有增多,但是并未形成集中性恐慌出栏 。预计10月份集体生猪供应保持稳定 。
需求:暂稳,等待利好 。陷入十月后,随着气温下降,居民肉类消费会开始逐渐增多,但是真正的消费旺季要到11月份之后 。双节前后,猪肉市场的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无显然的波动 。国庆节前屠企有提量备货的举动,在节日期间通过控制市场投放量才稳定了肉价,因此目前来看需求端尚无提升迹象,这或将驱使屠企为了稳定获利而持续压价政策 。
观点:无论是供应端还是需求端,目前都既无利害也无利空消息 。四季度生猪供应量增添也对应着季节性消费的高峰期,短时的消费需求不旺也对应着节后生猪供赠不大 。短时看,消费端迟迟无提升,屠企仍会保持压价试探,10月份集体行情以稳为主,伴弱势下跌,下旬浮现颠簸的概率更大 。冬季适合养大猪,待消费开始提升,四季度猪价仍上涨可期 。
二、一周重点数据
生猪价格:数据显示,上周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持续下跌 。截至10月13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4.06元/公斤,相比前一周同期下跌0.22元/公斤,比上月同期上涨0.57元/公斤,较去年同期下跌10.6% 。屠企屡次压价试探,北方地区保持稳中微跌,南方大场主动下调出栏价 。
价差与调运:上周南北价差颠簸,气温下降,生猪调运相比夏季显然活跃 。国家生猪市场数据显示,目前生猪主要调出省份集中河南、湖北、江西及福建等省份;生猪流入省份集中在河南、四川、重庆、贵州等省份,河南省保持较大的流入及涌出量 。
饲料成本数据显示,上周全国玉米均价为1785元/吨,周下跌5元/吨 。豆粕周均价为2974元/吨,较之上周上涨39元/吨 。育肥猪配合料价格为2.35元/公斤,相比之前一周小幅上涨,比去年同期低2% 。上周均匀猪粮比为7.92:1,相比上周下降 。
测算上周自繁自养头均盈利为322元/头,比之前一周下降17元/头,较2016年同期下降45% 。专业育肥养殖户若购入15公斤仔猪成本在700元左右,育肥的头均利润在180元/头左右 。随养殖体重的增大,猪的料肉比也会提升,由于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因此目前体重越大,利润反而会有所下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