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首例讹人老头被判刑,插在我们心头的刺终于被拔除

本文作者 | 九思
责任编辑 | 剩草
湖南一女大学生扶起摔倒的老人被讹,经过法院审理,女大学生最终获赔6.8万 , 这一案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
案件的结果,引发了社会对于讹人行为的强烈反感,但是也为社会树立了公正的典范 。
这个案子的胜利,终于可以使我们毫无顾虑地在“扶”与“不扶”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

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首例讹人老头被判刑,插在我们心头的刺终于被拔除

文章插图
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2023年11月中旬的一天,湖南一女大学生外出的时候 , 看到一名老人不慎摔倒,就好心地上前搀扶,并将其送到医院还垫付了1000元钱的医药费 。
可是好不容易等到老人的家属到来后 , 这位老人和家属却一口咬定,是女大学生碰倒了老人,并要求赔偿医药费 。
女大学生最终选择报警 , 警方通过附近居民的一个监控看到了事实的真相 , 老人是自己摔倒的,女大学生刚好路过,就顺手把老人扶了起来 。
但是在铁证面前,老人和家属矢口否认,还是对女大学生穷追不舍 , 咬着不放,要求赔偿 。
警方就此建议女大学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 于是女大学生就将这一家人告上法庭 。
善良的女大学生真是没有想到,一个善意的举动居然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
经过案件审理 , 法院认定老人及家属已经构成敲诈诬陷罪 , 并判处老人和其儿媳行政拘留14天,要求老人及家属归还女大学生垫付的1000元钱住院费,并且还需要支付6.8万元的补偿费,因为老人年事已高,免于行政处罚 。
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首例讹人老头被判刑,插在我们心头的刺终于被拔除

文章插图
该案件一经发布,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 这是中国首例讹人老人被判刑的案件 , 也是社会道德的一次胜利,值得我们欢呼和赞扬 。
我们在为女孩的善良点赞的同时,也为老人及其家人的讹人行为而感到愤怒 。
终于还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法律无论是对谁都是公平的 。
联想到这些年扶老人被讹事件 , 真是触目惊心,大家都在“扶”与“不扶”之间徘徊,不是没有好心人,只是害怕被坑,所以很多时候不得不选择袖手旁观 。
就比如2013年四川,三个小孩扶老人反遭讹诈事件 。
该事件是当天三名小孩玩耍时,一名老太太摔倒了,她喊这3个孩子帮忙扶一下,3个孩子就过去把老人扶了起来 。结果扶起来后,这名老人死死抓住一个孩子的胳膊说,“娃儿,撞了人还想跑?赔钱!”
双方争执不下最后报了警,但是老太太仍然说,是3个孩子把她撞到了,使她受了伤,甚至她还发誓说:“如果我骗人,就全家死绝 。”
但是因为当时事发周围并没有监控,所以谁也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
抓住没有证人证据这一点,老太太一家开始无所不用其极地想尽各种办法来敲诈,其中包括频繁骚扰一名叫江小云的孩子及其家人 。
江小云的爸爸不想让孩子受到伤害,一定要还孩子一个清白 。终于他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找到了3名目击证人,证实3名小学生是无辜的 。
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首例讹人老头被判刑,插在我们心头的刺终于被拔除

文章插图
警方出于现实考虑,老太太已经是七十多岁,不能够再进行拘留 。最终拘留了老太太的儿子十天,并且罚款五百元 。
事件的结局是好的,3个孩子获得了一个奖励,这让他们在将来的人生路上 , 还是相信好人有好报,坏人终将受到惩罚 。
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首例讹人老人的判刑,让我们以后在老人摔倒时有人敢扶 , 同时让我们也看到了坏人能得到应有的惩罚 。
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首例讹人老头被判刑,插在我们心头的刺终于被拔除

文章插图
【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首例讹人老头被判刑,插在我们心头的刺终于被拔除】“扶不扶”一案造成恶劣影响 , 
吓退众善良的人
但是为什么在面对老人摔倒这个问题时,人们经常会犹豫“扶” , 还是“不扶”?
这一问题的根源来自中国“扶不扶”第一案 , 2006 年的彭宇案 。
26岁的年轻小伙彭宇在南京广场公交站台等待车辆时,看见64岁的徐寿兰不慎被撞倒地,他见状便把老人扶了起来 。
事后 , 老人坚持说是彭宇撞了他 , 最后把彭宇告上了法庭,经过1次审讯,彭宇被判处支付受害人45000多元 。
在法庭上,法官说出的那句“不是你撞的,那你扶他干吗”彻底震惊了我们的三观 。
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首例讹人老头被判刑,插在我们心头的刺终于被拔除

文章插图
同时也埋下了老人摔倒后无人敢扶的这颗毒瘤 。
当时,针对这件事情,网上的舆论铺天盖地,认为徐寿兰是讹人,彭宇是冤枉的 。
而且自此以后,人们在面对老人摔倒的事情,纷纷产生了犹豫,到底“扶”还是“不扶” 。“扶”害怕被讹,“不扶”良心上又过不去,长此以往,就会演变成一个时代的悲哀——没人再愿做好人 。
虽然,2017年南京市中院对此案重新进行了调查,终于揭开了这件事情的真相 。在大量的人证和物证面前,彭宇终于承认了自己的过错,老人的确是他撞的 。
但是,很多事情已经晚了 。大家都记住了那句“不是你撞的,那你扶他干吗” 。
因为法律对这种老人讹人案一直没有采取有效的惩罚措施,导致一些老人存在侥幸心理,能“讹”就“讹”,因此产生了很多的悲剧 。
2014年1月,广东一名叫吴伟清的男子跳河自杀了 。
事情起因是2013年12月 , 出于好心他扶起了一名摔倒的老人 , 随后被老人家属索要20万作为赔偿 。因为无力负担 , 也无人为他作证,他就用自杀来还自己一个清白 。
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首例讹人老头被判刑,插在我们心头的刺终于被拔除

文章插图
所以现在的社会现象就是,你要是扶,老人起来之后要是讹诈你,有了彭宇案这个前车之鉴,你就只能赔钱 。
当同情心被无尽利用时,善良感就会逐渐被削弱 。所以很多事情发生的时候人们都采取了袖手旁观的态度 , 这就让很多悲剧频繁发生 。
2011年佛山,2岁的小悦悦正在巷子里玩耍 , 一辆面包车因为没有看见她,就朝着她开了过来,瞬间将小悦悦卷入了车底并被碾压,肇事车辆跑了之后,小悦悦没有被扶起来 , 依然躺在地上,没有多久小悦悦又被另一辆面包车再次碾压 。
在这7分钟内,从她身边路过了18个人均视而不见 , 没有采取任何抢救的措施 。
后来一位拾荒阿姨陈贤妹将其抱到路边并找到其妈妈,但为时已晚,抢救无效于几日后去世 。
为什么会频繁发生这样的事,是人们没有同情心了吗?不是!
是因为中国“扶不扶”第一案造成的影响太恶劣了,导致大家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 , 不敢见义勇为,救死扶伤,都怕被讹赔不起 , 而这一现象正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案件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因此也出现了太多的悲剧 。
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首例讹人老头被判刑,插在我们心头的刺终于被拔除

文章插图
现在我们应该“扶”还是“不扶”
首例讹人老头终于被判刑了 。
故事写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未结束 。
以后有老人摔倒 , 到底扶不扶?
以后还能不能见义勇为,救死扶伤?
其实扶老人一般就两个结果:一是一句谢谢,二是无底深渊 。
我自己也碰到过这种事情 。
有一年的冬天,雪下得特别大,路也特别滑,我刚好下班,慢慢地往回走 。突然一个老太太脚底一滑刚好摔倒了我脚底下,我当时满脑子都是“扶还是不扶” 。扶吧害怕被讹上,不扶从小受的教育又不允许我这么干 。
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首例讹人老头被判刑,插在我们心头的刺终于被拔除

文章插图
相信每个人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都会动摇都会纠结,一边是善良本性的驱使,一边是活生生案例的警示 。
天太冷了,我害怕老太太睡在雪地里出问题 。我就赶紧看四周 , 发现周围的建筑物,有好几个摄像头 , 远处还有几个看热闹的人,我就把老太太慢慢扶起来了,我还问她要不要给她叫救护车,她说不用,让我给她家人打电话,让家人来接她 。
家人来了以后 , 也是非常感激 。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是坏人,试想躺在地上的是我们自己的父母该怎么办?还是要让社会恢复该有的温度 。
由此我认为我们可以去扶,可以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因为现在法律是健全的 , 公共设施是完善的,这个讹人的老头不也被判刑了吗,正说明法律是公正的,它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坏人,也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 。
那么扶老人如何防止被讹,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首先查看周边是否有能够覆盖的监控,有条件的可以先让朋友或路人全程录像取证;
2)询问情况 , 观察当时地环境,先拨打120 , 以防形成二次损伤 。
虽然南京彭宇案给我们造成了太大的伤害,陆陆续续出现了许多碰瓷讹诈的事件 , 也形成了如今想帮却不敢帮,甚至人心冷漠的现象 。
但是首例讹人老人被判刑这个案例表明,社会对于道德和法律的尊重正在逐渐加强,以后遇到类似的事 , 坏人不可能轻易得逞,好人也不会再被冤枉 。
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首例讹人老头被判刑,插在我们心头的刺终于被拔除

文章插图
这起案件的结果是大快人心的,这是我们等了好久的一个答案,这次国内首例讹人老人被判刑,是符合国人心态的 。
我们应该支持这样的判决,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
我们更应该珍惜每一个帮助别人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人,也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