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古代楷书名家五位以上

列举古代楷书名家五位以上

列举古代楷书名家五位以上

文章插图
列举古代楷书名家五位以上的作品欧阳询,字信本 , 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颜真卿 , 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 , 京兆万年人,祖籍琅玡临沂 。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柳公权,字诚悬 , 汉族,唐朝京兆华原人,著名书法家 。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 。后柳公权封河东郡公,亦称“柳河东” 。公权是颜真卿的后继者,但惟悬瘦笔法,自成一格;后世以“颜柳”并称 , 成为历代书法楷模;褚遂良,字登善,祖籍河南阳翟 , 晋末南迁为杭州钱塘人 。父褚亮,秦王李世民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 。官至通直散骑
楷书四大家姓名朝代代表作书法特点1.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 , 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 。
列举古代楷书名家五位以上

文章插图
欧阳询
欧阳询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 , 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 。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 。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 。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
2.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唐朝名臣、书法家 , 谥号文忠,后人亦称颜鲁公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 。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 , 得其笔法 。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 。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 。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其中年作品以《郭虚己碑》、《多宝塔碑》等为其代表作,个人风格尚未形成,结体谨严,清丽俊秀,老年作品首推《颜勤礼碑》为其代表作,此时外拓开张,刚劲雄强的个人风格已然形成 , 晚年作品则以《麻姑山仙坛记》等为代表,用笔结体多古拙之趣 。
列举古代楷书名家五位以上

文章插图
颜真卿
3.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 。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 。唐朝中期官员、书法家、诗人 。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 。咸通六年(865年) , 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 。获赠太子太师 。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 。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 , 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 。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 。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全唐诗外编》均存其诗 。
列举古代楷书名家五位以上

文章插图
柳公权
4.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1322年7月30日[1]) , 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2],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3])、鸥波 , 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 , 原籍婺州兰溪[4] 。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 。至治二年(1322年),赵孟頫逝世,年六十九 。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 , 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 。著有《松雪斋文集》等 。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 , 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 , 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 , 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 。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 , 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 , 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的传世书迹较多,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独孤本《兰亭十一跋》、《四体千字文》等 。
列举古代楷书名家五位以上

文章插图
赵孟頫
【列举古代楷书名家五位以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