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怎么种植,无花果的种植方法和管理

无花果怎么种植

无花果怎么种植,无花果的种植方法和管理

文章插图
1、截取枝条:种植无花果一般都是采用扦插种植 。先截取扦插枝条,要选择母树主干下面的萌发枝,截取下之后可以观察下剪切口,若是发现水分足就非常容易成活 。
2、选择土壤:种植无花果要选择无盐碱的土,因为若是含盐碱高的话,扦插苗容易受害 。应该用肥沃的沙壤土或者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
3、插入土壤:将准备好的扦插苗插入土壤,插入深度在17到18厘米,不可过深或者过浅 。之后及时浇透水,放置在散光通风处,提供给它20度到25度的生长环境,大概3-4天就会生根 。
4、定值移栽:当扦插的枝条生根并长出小叶后就可以移栽种植了,这时栽种的距离应保持在2米左右 。
无花果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无花果是一种容易 种植 的水果,那么无花果如何种植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无花果种植 方法,一起来看看 。
无花果种植方法
温湿度调控
夜间盖帘保温 。注意适量灌水(滴灌),保持土壤湿度 。展叶后,使温室温度保持在25—30℃,后期如外界气温达到生长适宜温度,则部分揭膜 。并在无花果的花芽分化期使用促花王2号,促进花芽分化,调节营养转换率,彻底均衡大小年 。
肥水管理
施优质厩肥 、过磷酸钙。新梢旺盛生长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硝酸钾、复合肥等 。9月果实成熟盛期喷0.3%硝酸钙以增加果实硬度 。并在无花果的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一次壮果蒂灵,增粗果蒂,提高营养输送量,并配合喷施“果蔬保健透明衣”(示范户正在招募中,详情登陆中国植保网查询)可起到液膜套袋作用,不会影响果实呼吸 , 防果锈?。懒压? ,提高果面着色和光亮度 , 降低残毒提高品质 。
整形修剪
当两枝交叉时,在交叉处短截,促发二次枝 。冬季修剪时,主枝上的二次枝基部留2—3个芽处进行重短截,其余枝条全部疏除 。以后冬季修剪 , 均在结果母枝基部2—3个芽处进行重短截,注意局部更新,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并在修剪口用愈伤防腐膜涂抹,防病菌感染侵袭,保护伤口健康愈合 。
无花果栽培方法
盆裁无花果,每年早春萌芽前须换盆一次,盆土可用8份园土、1份砂土、1份粪干混而成,并加入蹄片等作基肥 。
生长期间 , 可每半个月施一次饼肥水;每月施一次腐熟的麻酱或饼渣 。浇水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好,要见干见湿 。
冬季 霜降 后入室养护,整个冬季浇l一2次水即可,室温保持在3-5度 。盆栽无花果 , 植株不宜过高,以30厘米高为宜;这就要对其作精心修剪 。修剪当在春季的3月进行 。当幼苗长到40-50厘米高时,在30厘米高处截顶 , 待下面腋芽长到3厘米时,仅留顶端3-5个芽 , 作为主枝,其余都剪去 。当年7月进行一次摘心,以防枝条徒长 。第二年春,在主技12-15厘米处再剪短 。当新芽萌出3厘米时,每一主枝上留2-3个芽 , 其余的芽除掉,7月再摘心一次 。经过这样两次修剪 。树形就地较短壮、蓬松,美观多了 。
无花果多采用扦插法进行繁殖,一般在夏季进行 。选取一年生健壮枝,截成15-20厘米长的段于作插穗 , 扦插后约一个月可生根,然后移栽培育 。
无花果施肥技术
一、 无花果需肥特性
(一)无花果营养生长特性
1.根系的营养生长特性 无花果的根系有不定根、侧根和须根组成,无主根 。其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较浅,垂直分布在15~60厘米土层内 。水平根群横向扩展范围10米左右 。随树龄增长和树冠扩大,根系伸展不断加深,土层深厚的地区,根系可下扎1~2米 。土壤透气良好,氧气供应充足,根系粗壮,根毛多,吸收能力也强 。
无花果根系的伸长、充实和呼吸强度有关 。土温10℃左右根系开始活动 。在江苏,5月中旬为活动盛期,6月中旬为生长高峰期;5月中旬和6月下旬是春根生长最快的时期 。8月上、中旬盛夏干旱,根系暂停生长,8月下旬至10再次生长、产生秋根 。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地温低于10℃以下时根系停长 。
2.叶的营养生长特性 无花果叶面大,叶肉厚 。叶片的构造、大小除受品种本身的制约外,还受环境条件、管理 措施 的影响 。种植在背阴处,光照条件差或者氮肥施用过多,过迟,书条不充实的树,叶片薄而大;种植在向阳处,光照、营养条件好、枝条充实、叶片厚、大小正常 , 叶片栅栏组织发达 。
正常的无花果植株,在新梢不断伸长的过程中,新梢上每个节间的节部都能长出一张叶片,同时在该叶的叶腋部位长出一个果实 。因此,就整株而言,长成的叶片数应与结果数大致相当,叶果比是1:1 。气温回升到20℃以上,一张叶片从发芽展叶到长成,大约需要15天左右 。但生长在背阴处或低温时,长成一片叶所需天数会增加,且叶片的光合能力明显下降 。因此,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机能和同化养分的积累,影响产量和品质 。
(二)无花果的需肥特性
1.无花果对土壤环境的要求 无花果是多年生果树,原产属亚热带干燥半沙漠地带 。在土层深厚的土壤中,能长成高大的乔木树体 。树高可达18米,树干周长3米,使龄100年以上 。因此,为无花果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
无花果根系发达,枝叶繁茂,对土壤的选择并不严格,适应性较广 。但最适宜的土壤条件为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 。土质黏重 , 根系分布浅,抗旱能力下降,地下水位过高,排水不畅,会抑制根系的呼吸作用树势弱,产量低 。
无花果喜弱碱性或中性土壤,最适合的土壤pH为7.2~7.5 。属于较耐盐碱的果树,对钙的需求量大,故在偏酸性土壤中会影响根系活力,必须增施石灰以改良土壤 。
无花果忌地现象比较严重 。多年连作,新梢生长和根系的发育均受到明显的抑制 。由于老根分泌有毒物质会抑制新植无花果的根系发育,同时老园根结线虫较多,易引起烂根 。对于一定要连作的园地,最好是旱水轮作,间隔2~3年再栽无花果 。改植的连作园,必须挖除所有老根,然后将定植穴挖大,填入未种无花果的新客土,喷洒杀线虫剂,进行土壤消毒 。
2.无花果的需肥特性
(1)无花果的需肥特性
①对各种肥料成分的吸收量:测定结果表明(表7-5) , 无花果植株以钙的吸收量为最多 , 对氮、钾肥的要求也较高 , 对磷的需要量不高 。假如以吸氮量为1的话 , 则吸钙量为1.43,吸钾量为0.9,而吸磷量和吸镁量仅为0.3 。各种肥料成分被吸收利用后,氮和钾素成分主要分布于果实与叶片 。磷素在叶片中分布比例较氮少,在根系中较氮多 。钙和镁大都分布于叶片 , 占80%和60% 。
表7-5 无花果枝叶中无机成分含量测定*(江苏,1991)
名称 全氮
(%) 磷
(毫克) 钾
(毫克) 钙
(毫克) 镁
(毫克) 铁
(毫克) 锌
(毫克)
叶片 0.971 97.85 759.74 1391.60 210.10 9.52 1.385
枝干 0.380 91.30 355.53 268.91 113.52 1.04 0.323
*为每百克鲜重含量 。
②养分吸收的季节性变化:养分吸收的季节性变化,可用来作为决定施肥时期的参考依据 。无花果对氮、钾、钙的吸收量随着发芽、发根后气温上升,树体生长量的增大而不断增大 。至7月份为吸氮高峰,新梢缓慢生长后,氮素养分的吸收量便逐渐下降,直至落叶期 。钾与钙则从果实开始采收至采收结束,基本维持在高峰期吸收量的30%~50%水平 。进入10月份以后随着气温下降而迅速减少 。对磷的吸收自早春至8月份一直比较平稳,进入8月份以后便逐渐减少 。果实内氮与钾的含量随果实的发育逐渐增加,到进入成熟期的8月中旬以后 , 增加速度明显加快 。特别是钾的含量,从8月中旬至10月中旬能增加1.5倍 。果实磷、钙、美含量含量也都从8月中旬开始显著增加 。枝条的叶片内各种成分随着新梢生长不断增加 。但除钙以外进入果实成熟期后便逐步稍有下降 。结果的枝条各种营养成分含量都较不结果枝条为低 。
③施肥对植株的生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无花果的结果习性与其他果树不一样 。果实随着新梢伸长,在各节叶腋不断长粗,只要不出现徒长现象,新梢长得愈长 , 节间愈多,着生叶片愈多,结果就愈多,产量就愈高 。
新梢的伸长受氮肥施用量的影响最大,在适宜范围内随氮素施用量的增加,生育状况越好 , 果实产量增加 。但是过度施用氮肥反过来会使生育受到抑制,产量下降,不仅影响果实品质 , 而且招致裂果和腐烂果大量增加 。氮肥过多,结果枝徒长软弱 , 叶片很大 。树冠内繁茂过度 , 光照不足,果实着色不好 。果形变?。分氏陆?nbsp;, 也易受干旱危害,引起早期落叶 。
(2)无花果营养诊断与施肥 无花果生长过程中 , 由于肥料元素不足,常在叶片、枝干、果实表现各种不正常的症状 。
①缺氮症状:缺氮时从总体看树势生长不良 , 叶色变淡 , 叶片的裂刻变浅趋于全缘叶形,叶缘向上方卷曲 , 手模叶片有粗脆的感觉 。缺淡初期对发根伸长影响不大 。但随缺氮程度加剧,发根受抑制 。根系容易腐败或受根蚜虫危害,枝条较早停止生长并老化 。缺氮花序分化数量会减少,前期果果形尚正常,但果实横径变?。?成熟时间会提早而且品质良好 。但是由于缺氮叶片中许多养分向果实转移,叶片褪色明显,结果枝上位果实落果严重,收获量减少 。出现严重缺氮状况后追肥时 , 枝条生长会恢复,但果实容易褐变并落果 。这与受有机酸危害情况有些相似,只不过有机酸危害时叶片不褪淡,叶片上叶脉会隆起,而且整个危害进程较缺氮症状快得多 。因此,无花果园培肥改土,施用腐熟堆肥 , 提高土壤肥力,是解决缺氮的根本措施 。同时,合理补施追肥,避免长期缺氮,满足树体正常生长 。
②缺磷症状:进程比较缓慢,外观不易识别 。首先从叶色加深开始,接着下部叶片的叶色变淡,新生叶片在未展开时即会凋萎脱落,使叶片数不再增加 , 出现结果枝先端果实聚生现象 。果实变形,横断面呈不规则的圆形 。未熟果的向阳面花青素多呈现微赤紫色 。追施磷肥后枝梢生长能恢复转旺,果实成熟加快而且不易落果,与缺氮后追氮的反应完全不同 。缺磷的根系明显细长,侧根的发生受到抑制 。
对于缺磷的土壤,施用基肥时,每667米2用钙镁磷肥80千克与腐熟堆肥混合施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根系活力 , 有利磷素吸收 。
【无花果怎么种植,无花果的种植方法和管理】③缺钾症状:植株缺钾不容易发觉,当发觉后症状进程已明显加快 。缺钾初期能促进枝叶生长,表现与过多施用氮肥后的状况相似 , 接着下部叶片的背面会出现不规则褐色浸润斑点,但叶片表面看不到 。缺钾情况再发展下去时叶片出现叶烧现象,很快脱落,枝梢伸长停止,成为典型的缺钾症状 。缺钾症枝梢并不老化,但很易受冻害,并常见瓢形果实发生 。根系生长不良,出现发黑脱皮腐烂现象 。
由于钾元素在土壤中易流失,在果实发育期间,补施积肥就十分重要 。每667米215~20千克硫酸钾,分2~3次施用,有利于树体营养生长和增强果实色泽及糖分含量 。
④缺镁症状:缺镁症状比较容易发觉,首先在生长旺盛的叶片出现萎黄症状 。往往发生在枝梢的中部叶片,而上、下部叶片出现较少,随着症状的加重,叶片除叶柄部位外均呈黄白化,出现褐色大形斑点,果实提早落果,成熟果数量减少 。缺镁对根部生长前没什么影响,但随着缺镁症状加剧根系生长受抑 。当土壤中置换性镁的含量,每100克干土低于10毫克时,每667米2施用硫酸镁50千克 。也可与缺磷、缺钙等综合考虑,适当增施钙镁磷肥 。
⑤缺钙症状:缺钙症状不容易发现,最上展开叶突然白化并出现褐色斑点 , 导致落叶 。下部叶片生长正常,枝干则成黑褐色并萎缩 。果实变黑脱落 , 根系伸长明显受阻,容易腐败并有特殊强烈有机酸臭味 。
钙是一种不易移动和不能再被利用的元素 。无花果树需钙量特别多,除施用钙镁磷肥、过磷酸钙外,每667米2增施50~100千克熟石灰 。
⑥缺铁症状:与缺钙一样先在新叶上表现 , 但症状与缺镁难以区别,常以发生叶片所处部位的差异来判断 。发生时新梢伸长缓慢,新芽白化枯死 。在生育前期发生,幼果全部白化脱落 , 如症状在发育后期发生 , 前中期果仍能正常成熟 。
出现缺铁现象时 , 可用0.05%~0.1%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
⑦缺硫症状:无花果的缺硫症状与缺氮症状相似 。全株叶色变淡,下部叶片有褐斑 , 但并不容易落叶 。果实发育缓慢甚至停止 , 长期挂在结果枝上不易成熟,枝梢较快老化硬化 。根系在缺硫初期仍能良好伸长,但质脆易断 。但产生缺硫现象时,采用棉花秆、麦秆等有机物还田,有利于补充硫元素的不足 。
采取以上矫治措施后,无花果树的缺素症状逐渐消失并恢复正常,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明显提高 。
二、 无花果施肥技术
(一)无花果苗圃施肥 无花果幼苗期需肥量大,必须早施追肥,补充养分,促进幼苗健壮成长 。追肥分2~3次进行,第一次为5月上、中旬,苗木生根展叶后,每667米2追施尿素20千克;第二次在6月上旬 , 每667米2追施复合肥40千克,第三次在7月上旬,视苗情长势适当补施,每667米2施复合肥10~20千克,瘠薄的土壤可适度多施 , 防止僵苗不发 。对生长势旺盛的苗木,应适当控制氮肥用量 。施用氮肥过多、过迟时,易引起秋梢徒长,降低抗寒能力,易受冻害 。
施用肥料时尽量不接触根系,防止烧根 。对水浇施或撒施结合浇水进行 。一年生苗木,株高达1米以上,枝梢充实,芽粒饱满,根系发达,侧根多,基部直径达1.5~2厘米为壮苗标准 。
(二)一年生苗定植施肥
1.定植前施肥 无花果在透气好的疏松土壤中生长良好 。耕作层浅的土壤 , 下层有黏结层,定植前必须进行深翻,扩大有效土层,一般于冬季(11~12月)深翻50~60厘米 , 将下层土翻到表面 , 耕翻时每667米2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千克,钙镁磷肥50千克,酸性土壤须施石灰100千克 。
2.定植穴基肥 定植前1个月整畦挖定植穴深40~60厘米,直径60~80厘米 。按每株施用腐熟堆厩肥20千克 , 饼肥1.0千克,磷肥0.5千克,偏酸的土壤加石灰1.0千克 。
施肥方法:在定植穴下层10~30厘米内放稻草、麦秆等粗杂有机物和腐熟堆厩肥10千克,其余肥料与表土充分拌匀置于中层20厘米内,再覆盖表土10厘米,填平踩实 。移栽后半个月内,经常浇水或稀粪尿,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活苗 。6月上、中旬施一次复合肥或尿素,每株50~60克,结合松土、除草 , 对水浇灌 。
(三)无花果园施肥技术
1.施肥时期,分基肥和追肥
(1)基肥 无花果的基肥施用时期,可在11~12月份修剪结束后进行,但以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施用为宜 。无花果不像其他果树那样进行中耕深翻,肥料早施,撒于枯叶表面,会随风雨、雪水流失较多 。但也不宜施用过迟 。3月份以后施基肥,肥料腐熟,分解和渗透,需要一定时间,植株前期吸收利用就会受到影响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畜禽厩肥、堆肥、菜籽饼等,并结合搭配使用复合肥 。能较长时期地供给植株所需的养分,不断地补充营养,恢复树势 。也为翌年生长结果准备物质条件 。
(2)追肥 无花果追肥施用时期,在无花果栽培中 , 分为前期追肥(夏肥)和后期追肥(秋肥) 。即在施基肥的基础上根基各个时期的需肥特点进行补给肥料,以调节树提生长与结果的矛盾,保证高产、稳产、优质 。
追肥的具体时期和次数,应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和土壤肥力而定 。一般分3~6次进行 。高温多雨地区,养分易流失,追肥次数宜多,施肥量宜少;树势弱,根系生长差 , 必须增加追肥次数;幼龄树掌握前期多施和早施追肥,后期少施,从而促进新梢生长充实,增强抗寒能力 。
无花果植株前期生长量大,需肥多 。随着新梢伸长连续不断地进行花序分化,5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需肥高峰期,此时追肥对整个生长期起着关键作用 。主要是解决新梢伸长、果实发育与树体贮藏养分转换期间的 养分供求矛盾 。
7月下旬果实开始成熟,一直采收到10月下旬 。采收期长达3个月 。在此期间,树势强健,养分充足 , 成熟果就大,产量高 。如果忽视及时追肥,养分不足,新梢细弱,果实膨大就差,树势早衰 。因此,适时适量追肥 , 既能促进果实膨大 , 增加后期产量,提高品质 , 又有利于新梢生长充实和树体积累养分 。据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追肥试验结果表明 , 7月中旬和8月中旬追肥,结果枝生长量比不追肥的大4.2~7.6厘米,每株鲜果产量增加0.97~1.65千克,增产12.3%~21% 。而且追肥时期提早 , 增产作用更显著 。
9月上旬,秋根开始生长,10月份果实采收量减少 , 进入贮藏养分积累期 。10月下旬进行后期追肥(秋肥)也很重要,此时为秋根生长发育旺盛时期,追肥有利于恢复树势,提高叶片同化作用的功能,增加贮藏养分 。而贮藏养分积累的多少,对下年度生长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施用时期不宜过早 , 防止引起秋梢二次伸长,反而消耗养分;也不能过迟,施用晚,秋根生长缓慢,贮藏养分积累也少 。值得注意的是 , 新梢生长旺,副稍发生多的树和一年生幼树,抗寒性弱,容易出现冻害 , 后期不需追肥 。
2.施肥量 无花果施肥量的确定,必须以土壤肥力、树龄和产量目标等进行综合分析 。并通过施肥试验 , 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加以调整,使施肥量更能符合无花果生长的需要 。
土壤肥沃,有机质多,树势强的园地,施肥量比标准用量少10%~15% 。同一园地树势强的植株少施;树势弱应适当多施,满足养分供应,促使树势强壮 。但不能一次施肥过多,尽可能分次进行,防止根部肥料浓度过高而出现肥害 。幼龄树施肥量 , 一般以成年树的60%~70%使用 。幼树期施肥量过多,容易引起枝梢徒长不充实,萌发许多无效副梢,耐寒力下降,造成冬季冻害 。应避免用增加施肥量来加快成园速度 , 欲速则不达,往往导致失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