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怎么形成的,春夏秋冬是怎样形成的

春夏秋冬怎么形成的

春夏秋冬怎么形成的,春夏秋冬是怎样形成的

文章插图
四季形成的原因: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的同时,也在绕自身的地轴自转 , 不过地轴并不垂直于公转轨道面 , 而是有一个23度27分的倾角 。正是因为这个倾角的存在,才会使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
夏季
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 , 且白昼比黑夜长,所以北半球气温处于一年中最高的时候,为夏季 。
冬季
太阳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且黑夜比白昼长 , 南半球处于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冬季 。
秋季
当地球绕太阳再公转半圈时,太阳的直射点由北回归线移向南回归线 , 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逐渐减少,由夏季进入秋季,进而转入冬季 。
春季
而南半球却正好相反,由冬季进入春季,进而过渡到夏季 。
不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正圆,因此南半球的夏天要稍稍比北半球的夏天热 , 而冬天则要比北半球的冷些 。
春夏秋冬是怎样形成的地球上冬去春来,夏到秋临,四季化变更迭,寒来暑往,四季成因,都是因为太阳每年都是在南北回归线上来回走动照射所形成 。

春夏秋冬怎么形成的,春夏秋冬是怎样形成的

文章插图


地球自转生昼亱更替,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围绕太阳公转 。自转公转中 , 过地心并且与自转轴垂直的平面叫赤道面 , 公转的轨道平百叫黄道百 。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方向不因时间而变化,总只是以一个方向倾斜着,使赤道面与黄道面形成约23度27分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 。由于交角存在 , 在公转过程中地球的两个极区,各有半斗时间对着太的,受日光照射 , 永远是白昼;另半年背着阳光,都是黑夜 。地球其他地区 , 随着纬度的高低,时变的变化 , 季节的变天,所受日光各有不同 。每年夏至时 ,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度27分地带),这时北半球受到阳光照射时间最长,所以昼长夜短,气候炎热,成了明显的夏季 。当冬至时,太阳直射在南回线上 , 南半球成了夏季,北半球成了冬季,得阳光少,夜长昼短 。南北半球正好相对相反,夏冬各异 。而春分秋分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居中,南北阴阳平分,昼夜平分,而成了春秋 。如些往夏循环,形成了四季春夏秋冬的更替形成,出现了寒暑冷热的不同变化 。

春夏秋冬怎么形成的,春夏秋冬是怎样形成的

文章插图


四季成因是太阳地球运行规律所形成的一个自然现象 。我国使用的二十四节气,最初就是先有二分二至,有四立,这称八节气,然后再有其它十六个 。

春夏秋冬怎么形成的,春夏秋冬是怎样形成的

文章插图
地球一年四季形成原因
一年四季的形成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 。下面就和我一起了解一下一年四季的形成原因吧 , 供大家参考 。
一年四季形成的原因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 。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 , 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地球的公转 。
四季的形成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 。地球一直不断自西向东自转,与此同时又绕太阳公转 。而地球公转的轨道又是一个椭圆的形状,太阳始终位于一个焦点上 。地球在不断公转的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始终会保持66°34′的交角 , 即地球始终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 。因为地球公转的原因,致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发生变化 。
到了每年6月22日前后,地球就是位于远日点 。太阳会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与此同时北半球得到的热量最高,白昼最长,而且气候也炎热 , 属于北半球的夏季 , 但南半球正处于寒冷的冬季 。此后因为继续在公转轨道上不停运行,太阳的直射点便会南移 。到了9月23日左右,太阳就会直射赤道,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秋分日 。现在南半球以及北半球得到的太阳热量都相等,昼夜平分,北半球是秋季,南半球是春季 。地球继续不断运转,到12月22日左右,地球开始位于近日点,太阳便直射南回归线 。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而此时北半球得到的热量为最少 , 且白昼时间最短,气候也相当寒冷,是北半球的冬季 。南半球刚好是夏季 。太阳直射点北返以后,在3月21日左右 , 太阳再次直接射向赤道,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
总结:这个时候,是北半球的春季,而南半球却是秋季 。地球像这样以一年为周期绕太阳不停运转 , 从而产生了四季的更替 。如果我们把地球看成为一个质点的话,那么地球轨道实际上是指地心的公转轨道 。
一年四季的划分1.天文划分法: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在一年中 , 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 。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 。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 , 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
2.气象划分法: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 , 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
3.古代划分法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 , 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 。
4.农历划分法: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 。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 , 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 。正月初一是全年的头一天,也是春天的头一天,所以又叫春节 。上述几种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全国各地都在同一天进入同一个季节,这与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 。例如,按照上述划分方法,3月份已属春季,这时的长江以南地区的确是桃红柳绿,春意正浓;而黑龙江的北部却是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毫无春意;海南岛的人们则已穿单衣过夏天了 。为使四季划分能与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节奏相吻合 , 气象部门采取了候温划分四季法 。
5.候温划分法:这种划分法是以候(五天为一候,简称候气温) 。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温度指标 。当候平均气温在10℃至22℃时为春季 。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开始 。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 。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时为冬季开始 。

【春夏秋冬怎么形成的,春夏秋冬是怎样形成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