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农事活动有哪些 小暑是什么


小暑农事活动有哪些 小暑是什么

文章插图
1、收割小麦:小暑前后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小麦成熟了,需要进行收割 。
2、耕田除草:小暑时候早稻已经丰收了,这个时候对田地进行翻耕 。此外是棉花生长旺季,需要做好除草工作 。
3、中稻施肥管理:现在中稻已经进入生长时期,需要进行施肥管理 。
4、防止虫害:夏季高温多种虫害多发季节,这个需要进行杀虫,对棉花,稻谷以及以及蔬菜等做好虫害现象 。
5、搞好家畜养殖 , 需要加强鱼塘的管,夏季容易翻塘,出现死亡 。此外需要对堤坝、涵闸 , 作好防御台风、暴雨准备 。
小暑农事活动有哪些 小暑是什么

文章插图
小暑是什么小暑 , 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 。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 。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 。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 , 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我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 。
小暑的传统习俗“食新”习俗
在过去,我国南方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食新”是将新打的米、麦等磨成粉 , 制成各种面饼、面条,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 , 同时这些新货也要准备一份祭祀祖先,恳请保佑风调雨顺 。
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 , 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饺子长期以来都是北方广大地区老百姓最爱的吃食 。俗语:“好吃不过饺子“ 。
小暑农事活动有哪些 小暑是什么

文章插图
小暑的气象变化小暑时节北半球日照时间逐步缩短,但为何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仍然节节攀升呢?这是因为太阳直射点虽然在南移,但仍然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热量还是收大于支,所以这一段时间内气温还会继续上升 。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 。7月中旬,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 。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 , 相当于华南初春时节景象 。
小暑开始进入伏天,“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造成三伏天湿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东南风,而东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气潮湿,海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天湿度大 。三伏天”高温、高湿”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北方地区“高温、干燥” 。
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到了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小暑节气后,大地少有凉风,而且吹的风还会带着热浪 。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我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 。中国南方各地也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常伴随着大风、暴雨 。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 。总之,小暑节气的气候特点是天气炎热,雷暴增多 。
小暑后,华南、西南、青藏高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中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 。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 , 出现锋面雷雨 。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