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文言文翻译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的翻译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文言文翻译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的翻译

文章插图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文言文翻译:杜环,字叔循,祖先是庐陵人 。该句出自明代宋濂的一篇散文《杜环小传》 。该书在文中通过对比,显示了杜环的品格的可贵,也得到了别人的称赞 。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文言文翻译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的翻译

文章插图
《杜环小传》原文杜环,字叔循 。其先庐陵人,传父一元游宦江东,遂家金陵 。一元固善士,所与交皆四方名士 。环尤好学,工书,谨伤,重然诺,好周人急 。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 。其母张氏,年六十余,哭九江城下,无所归 。有识允恭者,怜其老,告之曰:“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彼见母,念允恭故,必不遗弃母 。”母如其言,附舟诣谭 。谭谢不纳 。母大困,念允恭尝仕金陵,亲戚交友或有存者,庶万一可冀 。复哀泣从人至金陵,问一二人,无存者 。因访一元家所在,问:“一无今无恙否?”道上人对以:“一元死已久,惟于环存 。其家直鹭洲坊中,门内有双桔,可辨识 。”
母服破衣,雨行至环家 。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颇若尝见其面者 。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座,拜之,复呼妻子出拜 。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母问其平生所亲厚故人,及幼子伯章 。环知故人无在者,不足付,又不知伯章存亡,姑慰之曰:“天方雨,雨止为母访之 。苟无人事母,环虽贫,独不能奉母乎?且环父与允恭交好如兄弟,今母贫困,不归他人,而归环家,此二父导之也 。愿母无他思 。”时兵后岁饥,民骨肉不相保 。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 。环令媵女从其行 。至暮,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 。
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 。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 。母性褊急,少不惬意,辄诟怒 。环私戒家人,顺其所为,勿以困故轻慢与较 。母有痰疾,环亲为烹药,进匕箸;以母故,不敢大声语 。
越十年,环为太常赞礼郎,奉诏祀会稽 。还,道嘉兴,逢其子伯章,泣谓之曰:“太夫人在环家,日夜念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见 。”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 。”环归半岁,伯章来 。是日,环初度 。母见少子,相持大哭 。环家人以为不祥,止之 。环曰:“此人情也,何不祥之有?”既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行,竞给以他事辞去,不复顾 。环奉母弥谨 。然母愈念伯章,疾顿加 。后三年,遂卒 。将死,举手向环曰:“吾累杜君,吾累杜君!愿杜君生子孙,咸如杜君 。”言终而气绝 。环具棺椁殓殡之礼,买地城南钟家山葬之,岁时常祭其基云 。
环后为晋王府录事,有名,与余交 。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翟公之言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彼非过论也,实有见于人情而云也 。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 。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
《杜环小传》译文杜环,字叔循,祖先是庐陵人,他随侍父亲杜一元远游到江东作官,于是就在金陵定居 。杜一元本来就是位好人,他所交往的人都是各地方的知名人士 。杜环特别好学,擅长书法;个性谨慎而又有节制,很守信用,喜欢去救助别人的急难 。
杜环父亲的朋友兵部主事常允恭在九江死掉,家庭破碎 。常母张氏,年纪六十多岁,在九江城下痛哭,无家可归 。有认识常允恭的人,可怜常母年纪老迈,就告诉她说:“现在的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正是常允恭的朋友吗?何不前去投靠,他看到了您,顾念和常允恭的旧交情,必定不会抛弃您 。”常母照那人的话去做,搭船去见谭敬先,谭却谢绝而不肯接纳 。常母处境大为困窘 。常母想到允恭曾经在金陵作过官,那儿也许还有亲戚、朋友活在世上,还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就再度哭哭啼啼随人到金陵 。打听过一二人都已经不在了,于是就向人打听杜一元家在哪里,问:“杜一元现在可安好吗?”路上的人回答她说:“杜一元已经死很久了,只有他儿子杜环还活着;他家就在鹭洲坊里头,门内有两株橘子树可以辨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