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的历史发展过程

旗袍的历史发展过程清末民初:清末民初的汉族女装,右襟无缝传统式短袄,配百褶裙;北伐前:北伐前盛行的旗袍马甲 。内穿倒大袖短袄,外套无袖长马甲;1926年:短袄和马甲合二而一;1927年:上衣下裙式 , 袖口维持旧短袄的宽大风格 , 裙长至踝;1927年后:新潮女士缩短旗袍,并在袖口下摆处缀上蝴蝶褶;1930年:出现正规学生服 。受欧美的影响 , 收腰 , 膝上一寸,袖口缩?。?931年:旗袍长度下垂,袖缩至肘 , 领处两粒钮 , 双宽滚边,低衩;1933到34年:流行大衩旗袍,衩高过膝甚至及臀,腰身变得极窄;1935年:旗袍长度发展到全遮脚的极点,开衩却降至膝下;1937年:双开襟旗袍 , 袖缩至肩下两寸 , 打破右襟开缝的传统;1938年:海派旗袍高领低摆,开衩至膝,袍身紧窄修长而无袖;抗战时期:旗袍下摆升高;40年代:领口、袖口及下摆镶有宽花边;现代:装袖旗袍,仍保留着传统的风格 。
旗袍的起源是怎样的?1、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 。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 。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 。
2、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 , 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 , 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
旗袍的特点1、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衩 , 单片衣料、衣身连袖的平面裁剪等 。
2、古代旗袍: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 。
【旗袍的历史发展过程】3、近代旗袍:进入了立体造型时代,衣片上出现了省道 , 腰部更为合体并配上了西式的装袖、旗袍的衣长、袖长大大缩短、腰身也越为合体 。
石家庄哪有卖旗袍的1、鸿运旗袍店 。地址:石家庄市桥西区光明路65号 。
2、旗袍生活馆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槐岭路29-3号附近 。
3、圣奥兰旗袍服装店 。地址:石家庄市桥西区裕华西路220号-1附近 。
4、门氏制衣旗袍 。地址:石家庄市新乐市新兴路与邮电街交叉口北100米附近 。
5、云佳人众云旗袍 。地址:石家庄市新乐市鲜虞街东50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