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5735生死3分钟:业界有这些判断


MU5735生死3分钟:业界有这些判断

文章插图
来源:澎湃新闻
3月21日下午,东航MU5735航班坠毁于广西梧州的山谷之间 。23日下午,一部外观破损严重的黑匣子被找到,后被确认为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 , 已连夜送往北京的民航专业机构进行译码 。
执飞的波音737-800型客机机长近40米 。现场搜救发现 , 飞机大部分残骸集中在主要撞击点周围半径30米左右的区域内,深度向地表下约延伸20米 。
22日以来,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先后就“3·21”东航飞行事故召开了4场新闻发布会,对失联前后通讯、飞机状况、航路天气以及飞行员个人情况等作出说明 。与此同时,来自业界学界的多名人士就东航客机坠毁事故既有信息展开分析 , 其中部分观点存在相似之处 。
一、飞行姿态
据澎湃新闻早前报道,3月21日下午,东航MU5735航班最后的一段轨迹被当地一处监控摄像头记录 。那是一个角度陡峭的快速下坠 。
民航局航空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在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发布会上也提到,本次事故情形比较罕见,空管雷达显示飞机是在巡航阶段突然下降高度,且下降率很大 。
“从这次这个事故现在知道的现象来看,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太正常,感觉很奇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黄俊接受CGTN采访时称 , 从这个飞机短时间内、基本垂直下降的情况来看,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飞机突然操纵失控,或者叫失灵,那么这种情况下就是驾驶员想去控制,但已无能为力了,就是不能改变飞行姿态了,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
黄俊表示,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飞机空中也许受到外力,造成飞机机体结构的损伤等,就是通常说的空中解体 。解体有不同程度,不一定是都散成碎片,它可能就是大的结构破坏了以后 , 也会让飞机会出现这种快速下降的情况 。
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早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称,这架飞机最后失事的时候,数据比较奇特、非常不正常,它从8000多米的高空快速地坠落,几乎可以被理解为飞机完全失去了升力性能,没有办法再维持正常飞行 。
王亚男表示,现在网上有一个视频是飞机急速地掉下来,它更加能够佐证我们之前的一些推测,就是飞行员失去了对飞机的控制 。比如说,他的所有控制动作不能够影响飞机的状态 。
河南省航空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乔善勋曾对既往空难有过系统梳理 。他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 , 即便单发停车也是没问题,现在所有的波音737NG客机都满足180分钟双发延程飞行(ETOPS),就是说在737-800客机能在180分钟内,依靠单台发动机可以维持飞机进行安全备降;即使双发失效,飞机也能以相对平缓的下降速率、姿态去滑翔落地 。例如737-300的“滑翔比”为17:1,在3万英尺的条件下可以滑翔150公里 。而且一旦出现了这种事故,飞机里面也有一个冲压空气涡轮机(RAT),为驾驶舱和飞行控制系统(电传操纵系统)提供有限的电力 。2001年越洋航空236号航班就是典型例子,在大西洋上空无动力滑翔了121公里 。飞机发动机出现故障是可以滑翔很远的距离进行备降或者说迫降,就像我们平时的纸飞机,会以一个平缓的姿态去滑行,而不是说“往下砸”的这种情况 。
他指出,这次事件的可疑之处在于,飞机并没有突然解体,更像是飞机的某个部件突然卡住了 , MU5735号航班在29100英尺高度巡航,客机快速下降至7425英尺后 , 又爬升至8600英尺,最后再度陷入俯冲姿态 。而不是像胜安航空185号航班一样 , 一直向下极速俯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