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的由来简短 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中新网4月22日电 (董寒阳)4月22日 , 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 。如今,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引起人们的重视 。
不久前,日本政府做出将把福岛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的决定,这种无视全球海洋环境和生态体系安全的行为,引发国际环保组织、世代以海为生的渔民“声讨” 。而在一些素来高调炒作环保事件的西方国家,却对此事选择性沉默 。
在真正的环保“大事件”面前,为何难以听到以往活跃的西方“环保人士”的声音?这与发起世界地球日倡议的初衷,又何尝不是背道而驰呢?
【世界地球日 , 从一次漏油事件说起】
1969年美国圣塔芭芭拉漏油事件 , 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地球日的诞生 。当年 , 美国联合石油公司的管道发生故障,相当于10万桶量的原油泄漏 , 造成数千只海鸟、海豚等生物死亡 。
不仅如此,当时的美国工厂还可以肆意向自然环境排放浓烟和污水,含铅汽油仍在广泛使用……人们的环保意识,十分淡薄 。这些情景,触动了美国人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 。他们提议 , 在全美展开大规模环保宣传活动 。也因此,之后他们被称为“地球日之父” 。
1970 年4 月22日,首届“地球日”举行 。约2000 万美国民众走上街头,呼吁人们爱护地球 , 停止破坏 。这一行动,不仅推动了美国相关环保法案的颁布,也渐渐在全球获得响应 。
1990年4月22日,来自140多个国家的2亿人,在各地举行了纪念活动,声势颇为浩大 。自此 , 4月22日成为世界级的环境保护宣传日 。
不过,这么多年来,随着工业发展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环境问题仍在加剧 。
联合国数据显示,1980年以来,全球海洋塑料污染增加了10倍,影响到海龟、海鸟和海洋哺乳动物等;另外,全球约100万种动植物物种,面临灭绝威胁 。
保护地球,迫在眉睫 。
【日本要排污入海,西方环保人士为何失声?】
2011年 , 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严重泄漏 。十年后,日本政府却宣布,计划两年后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100多万吨核废水排放入海 。这种行为遭到严厉批评 , 因为其实质上是“选择了经济代价最小的方案,嫁祸全人类” 。
专家指出,核污水将会通过洋流 , 先到阿拉斯加或加拿大,还有夏威夷,然后顺着洋流回到亚洲,鱼虾就会受污染 。而人类如果长期食用受污染的海产品,还可能引起慢性射线?。斐稍煅鞴佟⑸窬低车人鹕耍?甚至伤及DNA,将危害延续至下一代 。
面对日本政府的计划,福岛渔民与渔业协会率先反对,中、韩、俄等国以及多个环保组织,也表达了不满 。然而,人们渐渐发现,曾热衷为气候危机“摇旗呐喊”的西方环保人士和一些组织,此刻却“缩起了脖子” 。
西方力推的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通贝里 , 因发起“为气候罢课”行动,在许多国家受到年轻人追捧,她还尤其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问题 。然而,向来“火力十足”的她,此次除了在社交媒体转发两条日本的相关新闻外,未发出更多声音,似乎突然“哑火”了 。
无独有偶,被美国总统拜登选入总统顾问小组的18岁少年杰罗姆·福斯特,自2019年起每周到白宫前举牌抗议,呼吁政府重视气候危机 , 但面对日本排放核污水,也“一言不发” 。
如今 , 这些“环保人士”大多成了美国国会、英国广播公司的“座上宾” 。这样一看,他们究竟是环保主义者,还是西方塑造的别有目的的“代言人”,答案呼之欲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