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遗篇指的是魏武帝曹操的 遗篇指的是魏武帝曹操的

《浪淘沙·北戴河》是毛主席写下的唯一一首,咏叹大海的词作 。毛主席当年创作这首词,原来是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的启发 。
毛主席曾评价李煜的词:意境和语言都很好,但是风格柔靡,情绪伤感 。1962年4月 , 毛主席曾向自己的友人和保健医生徐涛提及《浪淘沙·北戴河》的创作缘由:

李煜写的《浪淘沙》都属于缠绵婉约一类,我就以这个词牌反其道行之,写了一首奔放豪迈的 , 也算是对古代诗坛靡弱之风的抨击吧 。
既然毛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是受了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启发而创作,那么这两首词之间,必然会有“传承”的影子 。
曹操遗篇指的是魏武帝曹操的 遗篇指的是魏武帝曹操的

文章插图
但为何如今我们读到毛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完全看不出痕迹呢?下面,还是先让我们一起来重读一下这两首词吧!
《浪淘沙·北戴河》赏析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 魏武挥鞭 ,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
白话翻译:
滂沱的大雨倾盆而下,覆盖了幽州、燕州这一带广袤的大地 。渤海湾里白色的巨浪翻滚 , 仿佛就要涌向天空一般 。
在恶劣的天气中,在秦皇岛的外海里,还有打鱼船在工作 。但是转瞬间,就被一片汪洋“吞没”,什么都看不见了 。有谁知道,那些打鱼船去了哪边?
历史的往事,已经过了一千多年 。当年魏武帝曹操曾经率领军队经过此地,还留下了《观沧海》这首著名的诗篇 。此时是一派秋风萧瑟的景象,然而如今的人间社会,早已覆地翻天 。
曹操遗篇指的是魏武帝曹操的 遗篇指的是魏武帝曹操的

文章插图
【曹操遗篇指的是魏武帝曹操的 遗篇指的是魏武帝曹操的】下面,我们再来看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的原作: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白话翻译:
门帘外雨滴的声音 , 如泉水般流淌着 。暮春时节,四处的春色已经凋残了 。罗织的锦被抵挡不住五更的寒气,可是我仍旧不愿意醒来 。
因为唯有在梦里 , 我才能够忘记自己“囚徒”的处境 , 偷得片刻的欢愉 。独自一人时 , 也不要靠着楼栏,眺望万里江山 。
高阁琼楼,三千里的山河,离开的时候容易,想要再见就难了 。往事如同已经凋零的红花一般,随着流水和春天一起消逝 。从今往后,它们在天上,我在人间 。
曹操遗篇指的是魏武帝曹操的 遗篇指的是魏武帝曹操的

文章插图
“梦里不知身是客”里的“客”,当作“楚客”讲 。战国屈原是楚国人,他曾遭到放逐,流落在异乡,所以人们称他为“楚客” 。后来,诗人就用“楚客”一词,代指遭逢不幸而流落异乡的人 。
李煜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是阶下囚身份,所以他是以“楚客”暗示自己是囚徒的身份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毛主席是如何进行创作的 。
一、从写“雨”开始 。在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中,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写暮春雨中的景色 。毛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同样也是写雨中的景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