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 篱落疏疏一径深下一句

提到描写儿童的诗 , 不得不提南宋诗人杨万里 。他创造了大量语言浅近直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据传达两万多首 , 传世作品即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
他以小儿为题材的诗作更有特色,写得拙朴悠然,童趣横生,画面感极强 。

村晚 篱落疏疏一径深下一句

文章插图

我们耳熟能详的也是最有名的,是其中的两首 , 孩提时差不多都能背诵下来 。一首是《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这是春天,孩子在油菜花田里捕捉蝴蝶的情景,黄蝴蝶、黄菜花,倏忽之间寻不见了 。另一首是《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
这是初夏时节,小儿于柳荫下捡拾柳花的画面,成了百无聊赖的诗人贪看的风景 。

村晚 篱落疏疏一径深下一句

文章插图

还有其他生活方面的呢 。关于放牛的诗有两首 。
有一童独放的: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
童子柳荫正眠着,一牛吃过柳荫西 。
——《桑茶坑道中》
这个牧童独自去牧牛,躺在柳荫下睡梦正酣,一头牛儿埋头吃草,越走越远,直吃到柳林西边他也不知道 。
有群童共放的:
前儿牵牛渡溪水,后儿骑牛回问事 。
一儿吹笛笠簪花,一牛载儿行引子 。
春溪嫩水清无滓,春洲细草碧无瑕 。
五牛远去莫管他,隔溪便是群儿家 。
忽然头上数点雨 , 三笠四蓑赶将去 。
——《安乐坊牧童》
这是一群孩子放牛嬉戏的情景,有牵牛渡水的,有骑牛引路的,有簪花吹笛的,天空骤然飘起了雨点儿,戴着斗笠、身披蓑衣的孩童们纷纷吆赶牛群,找地方避雨去 。

村晚 篱落疏疏一径深下一句

文章插图

渡船上的情景再现 , 也有两首 。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
怪生无雨都张伞 , 不是遮头是使风 。
——《舟过安仁》
这是两小儿坐在渔船中,正当晴空万里这两小儿却采摘田田如盖的荷叶擎起来,原来不是当作遮阳避雨之用,而是张伞代帆为使风呢 , 孩子的天真无邪、奇思妙想令人不由哂然 。
另一首《过白沙竹枝歌·其一》:
东沿西泝浙江津,去去来来暮复晨 。
上岸牵樯推稚子,隔船招手认乡人 。
来来往往的渔船靠岸了,大人连忙让孩子向邻船的乡亲打招呼,孩子叔伯婶娘清脆脆的叫声 , 直让人甜到心窝 。
村晚 篱落疏疏一径深下一句

文章插图
更有诗人童心焕发,戏弄儿童的乐事 。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
戏掬清泉洒蕉叶 , 儿童误认雨声来 。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
诗人在夏初的树荫里看书,慵懒得没有兴致,看到蓬头稚子正在芭蕉树下玩耍 , 萌动逗趣小儿一番的念想 。老顽童诗人开始“使坏”了,他起身掬起一壶清泉水,往芭蕉叶上浇灌,淅淅沥沥的水流溅了孩子满头满脸,这小儿连呼:“下雨啦!下雨啦!”慌慌地往屋里跑,惹得“大忽悠”诗人哈哈大笑……
还有隆冬时节,孩子将盆里的厚冰倒出来,当乐器敲打的趣事 。
稚子金盆脱晓冰 , 彩丝穿取当银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