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有的意思 乌有的意思是什么


乌有的意思 乌有的意思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一、问题的缘起张继的《枫桥夜泊》由于其独特的文学价值而被广泛传诵 , 诗中“月落乌啼霜满天”之“乌”一般被解释为“乌鸦” 。徐有富先生在《重读<枫桥夜泊>》(《诗学问津录》,中华书局2013年版)一文中提出了新的解释 , 他认为“乌”乃是“乌臼鸟” , 其特征是黎明啼叫 。
【乌有的意思 乌有的意思是什么】此外,本文还需要特别提一下的是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乌”字,有的解释成乌鸦,有的笼统地称为“乌鹊”,有的认为无需解释而未作解释 。其实这首诗中的“乌”指乌臼鸟,其特点是黎明即啼,如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说:“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 。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将乌臼鸟与报晓的公鸡相提并论,就反映了乌臼鸟黎明即啼的特点 。弄清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第一句诗描写的是清晨时的景象:乌臼鸟叫了,月亮下山了 , 天亮了,到处都是白花花的霜 。同时告诉我们诗人五更天仍然处于失眠状态,所以乌臼鸟一叫他就听到了 。后三句采用倒叙方法 , 写诗人整个夜晚都处于失眠状态 。第二句写夜泊枫桥或者说晚泊枫桥的目的是为了睡觉,但是由于愁没有睡着,所以看到了“江枫”与“渔火”等令人分外忧愁的自然景色 。“江枫”如前所说,是令人悲伤的意象,而“渔火”一方面反衬了夜色之深沉与黑暗 , 一方面也会使诗人想到捕鱼人一家在船上团聚,而自己却孤身一人在船上漂泊 。三、四两句写诗人一直到半夜三更都没有睡着,以至于能清晰地听到夜半钟声 , 而夜半钟声也反衬了夜半的宁静 。——徐有富:《重读枫桥夜泊》
徐先生的基本论点是“乌是乌臼鸟—乌臼鸟是黎明鸣叫——故而后三句诗为倒叙” 。
宁源声先生在《中华读书报》2019年5月8日005版《瞭望》发表《“月落乌啼霜满天”的“乌”是什么鸟?》一文,列举出所有释“乌”为“乌鸦”的今人著作,得出结论 , “乌”就是“乌鸦”,而非“乌臼鸟” 。笔者以为,宁源声先生的文章(下称“宁文”)论述欠妥 。一般而言,我们需要找到充分的证据作为论据 , 进而论证论点 。徐有富先生提出了新的“假说”,宁先生既然认为这种假说不妥,那就应当爬梳史料,拿出证据 。宁文中列举了二十余位认为“乌”乃“乌鸦”的研究者的论著 , 就直接得出“乌”就是“乌鸦”的结论 。因为别人(还大多是现当代研究者)说是“乌鸦”,因为说“乌鸦”的人多,所以“乌”就是“乌鸦”?宁文不是从“论据到论点”,而是从“论点到论点” , 这种论述方式实在欠妥 。或许宁先生认为释读“乌”为“乌鸦”,是不言而喻的,但写文章应当有基本逻辑 。宁文像是只综不述,非论证充分的“驳论文” 。
二、徐文的合理之处在古籍中 , “乌臼”有两种含义,一是动物也即徐有富先生所说的“乌臼鸟” 。二是植物“乌臼木”,《本草纲目》卷三十五下《乌臼木》,称“乌臼鸟喜食其子故以名之” 。可见两者有一定的关联 。那么“乌臼鸟”究竟是何物?《本草纲目》卷四十九《禽之三·伯劳·附录鷑鸠》对“乌臼”的俗名、习性有所提及——
时珍曰:鷑鸠 , 《尔雅》名鵧鷑 , 音批及,又曰鵖鴔 , 音匹汲,戴胜也 。一曰鹎鵊,讹作批鵊鸟,罗愿曰:即祝鸠也 。江东谓之乌臼 , 音匊,又曰鸦?,小于乌能逐乌,三月即鸣,今俗谓之驾犁 。农人以为候,五更辄鸣 , 曰架架格格,至曙乃止 。故滇人呼为榨油郎,亦曰铁鹦鹉,能啄鹰鹘、乌鹊,乃隼属也 。南人呼为凤凰皂隶 , 汴人呼为夏鸡,古有催明之鸟,名唤起者,盖即此也 。其乌大如燕,黒色长尾有岐 , 头上戴胜,所巢之处其类不得再巢,必相斗不已 。杨氏指此为伯劳,乃谓批鵊为?鷄,俱误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