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的来历和风俗 八月十五的来历和风俗故事


八月十五的来历和风俗 八月十五的来历和风俗故事

文章插图
中秋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 。“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 。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中秋大家要赏月、观花灯、吃月饼 。八月十五就是中秋节 。
八月十五的来历和风俗 八月十五的来历和风俗故事

文章插图
将中秋定为节日始于隋唐,而中秋活动则早在上古时期已有,只不过那时称之为“秋夕礼月” 。百姓敬月亮为神,认为能有这秋天的收获需感谢上苍 。于是选定秋分那日的晚上 , 备上水果糕点 , 祭拜月神 。一表感恩,二为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 。
八月十五的来历和风俗 八月十五的来历和风俗故事

文章插图
《西湖游览志余》中有记载,“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帝京景物略》中也曾提及,“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 。”
【八月十五的来历和风俗 八月十五的来历和风俗故事】在八月十五祭月的习俗,其实源自于道教 。道教奉月神为太阴星君,故选定一年中月最圆之夜,设坛祭月 。
八月十五的来历和风俗 八月十五的来历和风俗故事

文章插图
除了祭月,很多地方也会在中秋这天祭拜土地 。因为土地与月亮一样,皆属阴,都默默承载着众生的喜乐安泰 。正所谓取法于天 , 取财于地 。
“秋暮夕月” 祭拜月神,举行迎寒仪式 , 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后中秋赏月、玩月 , 以月饼相赠,进行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后各地方形成不同的习俗,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