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首提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几时落地?北上深会跟进吗?

从年初就复燃的广州城中村改造,在深秋时分再度引发公众关注 。
10月24日,《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2021-2035年)》经第四届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地区规划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机制,首次出现在广州的官方文件中,亦引起坊间莫大关注 。
作为全国最早提出城中村改造的城市 , 广州在城中村改造方面已有20多年的经验 。这次亦成为一线城市中,首个提出房票安置的城市 。政策出台背后有哪些原因?政策几时可落地执行?后续南方都市报将持续跟进关注 。

广州首提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几时落地?北上深会跟进吗?

文章插图

广州首提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
今年春节刚过,在广东省、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一周后,2月6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拟对全市城市更新进行规划,引导城市更新工作有序开展,公开征询公众意见 。
该意见稿指出,广州市城市更新工作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城市更新的特色之路 , 迈入高质量城市更新的新阶段 。并提出广州城市更新政策体系迭代优化,探索多元实施模式 , 在旧村庄改造中,可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政策收储、合作改造、自主改造等多种模式,多措并举促进区域品质连片提升等等,但未提及房票安置事宜 。
事隔十个月 , 在今年10月24日,这份《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及《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一起通过第四届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地区规划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 。
据了解,前述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意见稿并非终版,不少专家提出修改意见 。而对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稿,现场介绍文件时提及了房票安置,并引发公众关注 。
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提出,广州将建立“单元+地块”详细规划分层编制和分级审批管控体系,探索完善规划管理机制体制 。用好用足城市更新土地政策,探索通过整合归宗、置换收购、储改结合等多种组合方式实施连片更新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管理,增存联动 , 以增量撬动存量,多途径解决城市更新中用地指标缺口问题 。当中焦点是,提出优化成本核算与征拆标准 , 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机制,拓宽城中村改造资金支持渠道等策略,破解城中村改造难题 , 提升改造效率 。
广州首提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几时落地?北上深会跟进吗?

文章插图

在中国房地产市场 , 房票安置当前于二、三线城市相对多见 。据中指监测数据,已有昆明、贵阳、南昌、厦门、无锡、昆明、温州等30省市(县)推行房票安置政策 。而广州此次此举,成为首个提及房票安置的一线城市 。据了解,由于该政策“争议比较多”,规委会会议现场,专家也没有对房票安置进行讨论 。
声音
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稿引热议
事实上,在这次会议前,今年8月份,坊间已流传出一份《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实施办法(建议稿)》(下称《房票安置建议稿》) 。
南都湾财社采访人员辗转多方获取到这份意见稿 , 发现该稿对房票安置进行了全面阐述 。但至于文件来源及其间真实性,目前尚无定论 。
该《房票安置建议稿》一共有九大项28条内容 , 指出“适用于广州市行政区内各类城中村改造项目的拆迁安置工作,包括政府收储、统筹做地和‘三旧’改造等不同模式下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原则上各区发放的房票优先在本辖区内统筹兑换安置,对本辖区范围内房票房源不足以满足安置需求的,报市政府研究同意后,可在广州市内其他区统筹存量房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