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走中国女人10亿!最“幼稚”玩具,却让人停不下来

海底捞的逆天服务,居然被一个不会说话的娃娃给打败了 。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有人带着一个“棉花娃娃”到海底捞就餐,希望服务员能给娃娃提供婴儿座椅,得到了店员“惊讶和不理解”的表情 。

赚走中国女人10亿!最“幼稚”玩具,却让人停不下来

文章插图
紧接着,顾客又希望服务员能给娃娃过生日、唱生日歌,惨遭拒绝 。很多网友骂顾客有毛病,殊不知海底捞此前就曾主动营销过给纸片人和棉花娃娃过生日 。
赚走中国女人10亿!最“幼稚”玩具,却让人停不下来

文章插图
顾客正是冲这个来的,没想到娃娃没能得到优待,于是转头就在网上“控诉”海底捞 。这一“控诉”,虽然网友难以理解,却引起了圈内的共鸣 。
赚走中国女人10亿!最“幼稚”玩具,却让人停不下来

文章插图
因为他们中有很多人,是把棉花娃娃当自家孩子看待的 。换各种衣服、涂腮红、做发型,带着到各地旅游,正常小孩该有的享受,棉花娃娃都体验过了 。
赚走中国女人10亿!最“幼稚”玩具,却让人停不下来

文章插图

把棉花娃娃带到美发店,和成人一样花费上百元,也不稀奇 。
赚走中国女人10亿!最“幼稚”玩具,却让人停不下来

文章插图
《2023中国新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 , 近一年小红书有关“娃圈”的笔记互动量同比增长近200%,“娃衣”在近两年的消费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46% 。看似幼稚的过家家玩具 , 为何让越来越多年轻人停不下来?【赚走中国女人10亿!最“幼稚”玩具,却让人停不下来】
赚走中国女人10亿!最“幼稚”玩具,却让人停不下来

文章插图

整懵海底捞的棉花娃娃 , 来头不小如果不是“海底捞不给棉花娃娃过生日”这件事上了热搜,恐怕一些人都没听过棉花娃娃 。但这不代表棉花娃娃是个无名小卒 。根据棉花娃娃主要交易平台“微店”的数据显示,2017年该圈用户只有几万人,而到了2021年 , 在线上购买棉花娃娃的玩家飙升到了百万人级别 。2021年 , 棉花娃娃线上交易额就突破了10亿元 。直到今年,棉花娃娃依旧火爆 。棉花娃娃品牌“Rua娃吧”,今年5月在北京合生汇开了一家新店 , 人气碾压隔壁的泡泡玛特 。
赚走中国女人10亿!最“幼稚”玩具,却让人停不下来

文章插图
就这一家店,首月销售额就有50万元 。当时Rua娃吧的联合创始人傅瀛洲预计:到暑假,月营业额能做到100万元 。他的信心来自于:这是一门复购率相当高的生意 。据平台测算,玩家人均每年购买4-5只娃娃 。有些比较痴迷的玩家,甚至买了200多只 。不爱生娃的年轻人,不知不觉却已经“儿孙满堂” 。
赚走中国女人10亿!最“幼稚”玩具,却让人停不下来

文章插图
其实最开始 , 棉花娃娃和中国年轻人毫无关系——它是韩国娱乐圈的产物 。2015年,韩国一家经纪公司将明星的形象卡通化,制作成棉花娃娃 , 成为粉丝的应援物 。
赚走中国女人10亿!最“幼稚”玩具,却让人停不下来

文章插图
不过中韩娱乐圈,有个共同点:饭圈 。中国饭圈兴起后,也有样学样,追逐起了偶像的棉花娃娃 。这些明星娃娃 , 不一定有多像,但一定有让粉丝激动的明星特征,比如肖战的唇下痣、王一博的左眉痣 , 易烊千玺的唇峰和眉间痣……
赚走中国女人10亿!最“幼稚”玩具,却让人停不下来

文章插图
但如果仅限于饭圈,棉花娃娃很难发展到如今的规模 。从2018年开始,出现了没有明星或虚拟人物原型的棉花娃娃,被称作是“无属性”的棉花娃娃 。棉花娃娃,渐渐从应援物变成了潮玩 。比起饭圈 , 新入局的“娃妈/爸”对娃娃投入了更多心血 。他们甚至自己设计,再让厂家制作,一手孕育出“梦中情娃” 。这样的投入,让不少人把娃娃当“亲孩子”来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