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公司利用“零整比”赚差价 这“潜规则”该堵

□本报采访人员罗莎莎
□本报通讯员葛东升朱俊
刚买不到4个月的奔驰轿车被人追尾后,就有汽修厂找上门,提出可以全款收购已损毁的奔驰轿车,前提是获得事故赔偿请求权 。不用修车还能立马得到一辆新车?江苏省靖江市的陆某就遇到了这样的“好事”,然而这件“好事”背后隐藏的却是汽修厂利用规则漏洞牟取非法利益,这种操作不仅有违侵权责任的损失填平原则 , 加重了侵权人的负担,也滋生了一种从“他人事故”中获益的产业链,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 。泰州检察机关通过民事监督填补了漏洞 。
高速被追尾竟获赔新车
2018年5月 , 陆某在高速公路上被追尾,刚买不到4个月的轿车严重受损 。根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 追尾的重型货车应承担事故全部责任,货车隶属于某物流公司,事发前已向某保险公司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和商业第三者责任险 。
事故发生后不久 , 陆某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 。对方声称是泰州某地汽修公司,可以全款收购受损汽车 , 前提是要获得事故赔偿请求权,陆某在思索后答应了该提议,双方签订了协议 。后汽修公司以28.88万元的价格为陆某购置了一辆同款新车 。
同年7月,汽修公司以陆某名义向其户籍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货车司机、货车所属公司、货车投保保险公司赔偿车辆维修费用 。法院受理后,委托某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公司对事故车辆进行车损鉴定,认定该车损坏零件两百多个,损失价格为36万多元 。
因评估维修价明显高于市场新车价,保险公司不服,申请该地法院重新鉴定 。法院审理后认为 , 鉴定程序合法规范,因事故车辆为奔驰品牌车,“零整比”较高,评估的维修价在合理限度内超过新车价,并无不当之处 。后法院作出判决,保险公司赔偿陆某损失36万元 。
利用行业潜规则赚差价
没想到的是,车主陆某因做生意资金链断裂不见踪迹,法院只得将赔偿款退回保险公司 。为了拿到赔偿款,汽修公司于2021年1月将陆某诉至合同订立地法院,诉求判决陆某给付车辆理赔款36万元 。
依据汽修公司与陆某签订的合同以及此前法院的判决,该法院经审理判决陆某给付汽修公司车辆保险赔偿款36万元 。依据这两份法院判决,汽修公司请求保险公司支付赔偿款 。
保险公司这才发现,原来陆某早已将受损车辆赔偿请求权转让给了汽修公司 , 该公司也为陆某购买了一辆同款新车 。照此,陆某的损失已获得有效填补,其损失范围不应超过新车的价值,涉嫌恶意骗取保险公司赔偿 。随后,保险公司向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 因超过法定再审申请期限被驳回 。
2022年3月,该保险公司向靖江市人民检察院申诉,称当地某法院审理的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中,车主陆某隐瞒事实并虚假陈述,意图牟取超出其损失范围的非法利益,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侵害社会公共利益 。
受理该案后,检察机关经调查核实发现,这是一起利用汽车行业“零整比”规则漏洞牟取非法利益的案件 。“零整比”指的是整个车子拆换成零件的价格加在一起除以整车的价格 。“一般来说 , 汽车越豪华,‘零整比’越高,若发生事故所产生的维修费用远高于重新购买同款新车的价格 。”承办检察官告诉《法治日报》采访人员 。
某些汽修公司就利用这一规则,紧盯“零整比”较高的豪车,以向车主重新购置新车为诱饵,意图获取事故车辆及相应求偿权,以此赚取鉴定评估价与购置新车之间的差价,还可以将事故车辆维修后包装成普通二手车出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