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案的全部经过吗- 江歌案的全部经过

文/墨无声清
01
公平与正义 , 是世间难题 。
母爱 , 又是执着的另一种极致呈现 。

江歌案的全部经过吗- 江歌案的全部经过

文章插图
江母诉刘某案 , 打了三年多的官司,在今天终于出了一个赔偿结果,稍微有一点尘埃落定的感觉 。
回顾这个过程,江母于2018年在日本向法律提起诉讼,期间遭遇过不够专业的律师、拿钱不好好办事的律师、只想蹭热度的律师、嘴上说了不蹭热度实际上还是在蹭热度的律师,甚至不让她开口说话的律师等等 。
不知换了多少轮律师,才通过朋友的介绍遇到北京的一位好律师黄律师,从而邂逅一个靠谱的团队 。
他们足够专业且有同理心 , 自主加班,不惜自费寻找优质的日语翻译来帮助自己了解整个案情,并拜托日本的朋友反复还原凶案发生需要经过的路线,从卷宗和现场抽丝剥茧,整理出完整的证据链 。
更令人动容的是,尽管这位黄律师在遭遇网友的暴力言论时 , 也没有放弃这个棘手的案件 , 反而安慰委托人江母 。不仅专业严谨,而且意志坚强 。
今天的结果,是江母的执着与整个律师团队的敬业专业共同努力的结果 。
看到江母对寻求帮助过程中遇到的律师的概述,也可以瞥见律师行业中的两种极端现象 。原本在饭圈最常见的“蹭热度”现象已经蔓延到本该神圣严谨的律师行业,职业道德遭受明显的底线挑战 。
有名无名不重要,能力也是其次 , 最重要的还是人品和同理心 。
越是靠近公平与正义、生命与健康这样严肃的话题的行业,越是需要强整顿,需要个人的自律和自修,需要外界的强力监督与制度的严厉监管 。
对于行业从业中的人来讲可能只是个别人没有职业道德 , 坏了他们整体的信誉,那也仅仅是面子问题而已,接着会影响到部分人的生计 。
但是对于委托人来说,遇到一个糟糕的,不负责任的甚至是缺德的律师(或其他种类的被委托人)来说 , 回家的可能不仅仅是他对于现实的希望,他的一生可能就毁了 。
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或许不只是在技术层面上重视 , 也是想在思想上对每个个人进行提升吧!
最怕德不配位 。
02
江母在委托律师受理案件时,提到她不在乎具体的赔偿金额是多少,强调对于案件的结果就一个要求——要“赔偿”不要“补偿”,这一字之差足见江母对于这个案子的定性有多看重,原则性非常强 。
虽然对于涉案刘某,江母没有再提出上诉,但故事显然还没结束,关于杀人犯的结局,江母似乎要用剩余的人生去杠一个意难平 。
为什么她一定要赔偿的定性?为什么她宁愿等到陈某出狱也一定要跟这个案子杠到底?
如她所说,是要还她自己女儿一个公道,给报警电话里的最后一声惨叫一个安生的地方 。想必,那声惨叫着实在她的生命里烙下抹不去的印记,又是悔恨又是心疼的日夜 。
那样残忍的杀人犯就该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的理念也一直深深刻在她的脑海里,唯有这样才能抚平意难平,才能真正完整的给她女儿一个交待,一个付出正义该有的回报 。
没有办法评价她到底有没有必要这样执着,也不该评价 。对于她本人来说,这就是她追逐的,她认为必要的,对她而言非做不可的事 。
无论结果如何,在这个追逐她想要的正义与对孩子的爱的过程里,都不得不感叹她的执着与强大 。而且至少在目前来看,她都是极其有原则,也经历过挣扎和思考做出的决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