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鱼落雁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沉鱼落雁出自何处


沉鱼落雁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沉鱼落雁出自何处

文章插图
1、成语典故:
毛嫱是春秋时期越国绝色美女,与西施时代相当,相传为越王勾践的爱姬 。最初人们对毛嫱画像的称道远远超过西施 。她应该是“沉鱼”的原始形象,美的化身 。丽姬已失考 。
故原始的“沉鱼”和“落雁”应该是指“毛嫱”和“丽姬”,而并不是“西施”和“王昭君” 。当然,《庄子·齐物论》中也提到了西施,说“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大意是丑陋的女人与美貌的西施,还有其他稀奇古怪的事物,从道的角度看是不分彼此的 。还在《庄子·天运》中讲了“东施效颦”的故事 。
《韩非子·显学》说:“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 。”《管子·小称》中有“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盛怨气于面,不能以为可好 。”《淮南子》则说“今夫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 。”但《淮南子》中也有把西施放前面的,说“西施毛嫱,状貌不可同,世称其好美均也 。”东汉边让《章华赋》:“携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嫔之素肘 。”
后来唐朝诗人宋之问有诗云:“鸟惊入松萝,鱼畏沉荷花 。”此后世人便以“沉鱼落雁”形容女子之貌美 。“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也成为古典小说中形容女子美貌的套语 。
【沉鱼落雁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沉鱼落雁出自何处】2、沉鱼落雁,汉语成语,拼音是chén yú luò yàn,意思是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自《庄子·齐物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