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养殖成畜牧业转型升级“突破口”详见:


智能养殖成畜牧业转型升级“突破口”详见:

文章插图
可见,“人工智能”的东风已经吹到了畜牧业,为了顺应智能养殖的行业趋势,中国畜牧业协会在近日正式成立了智能畜牧分会,这也标志着我国智能畜牧业陷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徐春晖介绍:人工智能和畜牧业擦出的火花 。徐春晖:从成本上看,我国养一头猪的成本相当于美国养两头猪;从现状看,我国养殖规模1万头以上的养猪场数量占比仍不足1%,规模化养殖发展速度较慢;从价格看,由于散养农户布局分散、缺乏市场前瞻性,猪肉价格波动频繁 。近年来,智能养殖正成为畜牧业改革的打破口 。在国外,如荷兰、澳大利亚结合AI技术很早就开辟出了智能化服务系统,帮助畜牧业提高生产效率;在国内,京东、网易、阿里,都通过数据化将养殖过程公开化、透明化,最终目的是通过智能化养猪解放人力,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和食品安全 。譬如,京东引以为豪的养猪技术是“猪脸识辞”;阿里使用“ET大脑技术”,实现人工智能养猪;网易从提高猪的幸福度考虑,不遗余力的使用高科技提高猪的生存质量 。去年,京东宣布的人工智能养猪准备,声称一旦实现,可以帮助大中型养殖企业降低人工成本30%以上,节省饲料8~10%,缩短出栏光阴5~8天,和每年至少降低行业成本500亿元 。有了人工智能的参加,只需要几个机器操作人员就能解决上万只猪的养殖工作 。所以有分析指出,AI的风吹到养殖业,除了提质增效,还能解放人手 。目前智能畜牧的实践,几乎都是将AI人工智能与各个畜种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链接将养殖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有人曾经举了一个例子:自己尽职的猪场,过去每隔一两天就得去一次现场,采集一遍数据,拿纸记录,再把纸质的导入表格里,进而导入系统 。现在有了智能设备,所有的数据全自动采集录入,省事又省心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已经将养殖场的人力减少了三分之二 。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 。据统计,我国猪肉消费占世界消费比例超过50% 。所以,畜牧业发展的前景尤其开阔,养殖智能化也是一件水到渠成、顺其自然的事情 。但是我国智能畜牧集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智能畜牧产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智能畜牧发展还濒临着创新人才匮乏等方面的挑战 。所以,建议有关部门踊跃引导传统畜牧业向“智能畜牧”转型发展,推动我国畜牧业驶入“智能化”发展轨道,以此惠及广大农牧民和城乡居民 。
【智能养殖成畜牧业转型升级“突破口”详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