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是什么?它到底应该如何读?——深入浅出地解读电荷


电荷是什么?它到底应该如何读?——深入浅出地解读电荷

文章插图
电荷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描述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基本量 。关于电荷的概念,我们可能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你是否真正了解它?你是否知道它到底应该如何读?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深入浅出地解读电荷 。
一、电荷的定义
电荷(Charge)是物质所固有的一种基本性质 。一般认为,电荷是质点或物体所带的一种基本属性,它可以是正电荷或负电荷 。在物理学中,常用q表示电荷 。单位为库仑(C) 。因为在带电时带电体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电荷也是描述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基本量 。
电荷的定义很简单,但是在电学中的作用却非常重要,它对于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
二、电荷的来源
电荷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物质本身自带的,称为固有电荷;另一种是物质所受外界作用而带上的,称为摄动电荷 。
固有电荷是指物体的原子或分子内部存在的电荷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数量相等,因而在不带电的情况下,物体整体呈电中性 。但是,在外界的作用下,原子会失去或获得电子从而带电,这时就会出现电荷 。
而摄动电荷是指物体受外界作用而带上的电荷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静电产生的电荷 。当两个物体摩擦或接触时,实际上就是两个物体间的电子转移或分布改变,从而出现电荷 。
三、电荷的类型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指带有正电的粒子或物体,负电荷则是带有负电的粒子或物体 。正电荷和负电荷相互排斥,同电荷相互排斥,异电荷相互吸引 。
精确地说,电荷就是粒子的某一属性,例如电子的电荷为负电荷,质子的电荷为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对于元素而言,一般认为原子中带有的电子数量决定了该原子的电荷类型 。当电子数目多于质子数目时,该原子带负电(即为负离子),反之则带正电(即为正离子) 。
四、电荷的测量和单位
【电荷是什么?它到底应该如何读?——深入浅出地解读电荷】电荷的测量采用的是库仑(C)作为单位,重要的是知道带电体间相互作用的本质、特性和规律,而非电荷本身正确的数值,因而电荷量的测量主要是通过把带电体带上(或去掉)相应的电荷,并测量产生的电场强度、电场感应等来确定的 。
五、电荷的作用
电荷的最重要作用就是牵扯到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两个物体之间带的电荷不同时,则它们之间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电场作用力 。反之,则会产生相互排斥的电场作用力 。这种相互作用也是电磁相互作用的体现之一,因此也可以用于电学中的许多问题的分析和解法 。
六、电荷的读音
最后,让我们回到刚才开头,谈一下电荷应该怎么读 。在国内,电荷通常被念作“diàn chā”,其中“diàn”念第一声,“chā”念第四声 。而在国外,电荷通常念作“chārj”,发音类似于英文中的“charge” 。
总的来说,电荷是理解电学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物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对于电荷的深入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学习、认识物理世界,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电学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