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冬至吃饺子的起源

冬至吃饺子主要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施药 。民间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实际上,东汉时期的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 。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冬至吃饺子的起源】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冬至吃饺子的起源

文章插图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 , 吃饺子也是中国人在春节、冬至、除夕时节特有的民俗传统 。因为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饺子又叫做娇耳、扁食、煮角、箍扎、子孙饽饽,源于古代的角子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南阳邓州人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 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冬至吃饺子的起源

文章插图
张仲景辞官还乡的时候正好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 , 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于是让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在冬至那天施舍“祛寒娇耳汤”医治百姓们的冻疮 。“祛寒娇耳汤”的做法是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 , 用面包成耳朵样,煮熟之后分给来求药的人人 。吃了“祛寒娇耳汤”的人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至今,仍有“冬至吃饺子 , 不会冻掉耳朵”的说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