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愚公移山的寓意和道理

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故事 , 出自于《列子·汤问》 。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 , 坚持不懈 , 挖山不止 , 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 , 以及“愚”与“智”的对比 , 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 , 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 。

愚公移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愚公移山的寓意和道理

文章插图
话说古代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 , 方圆七百里 , 高七八千丈 , 本来在冀州南边 , 黄河北岸的北边 。
在北山的下面有一个名叫愚公的老人 , 已经九十岁了 , 在山的正对面居住 。
由于两座大山的缘故 , 进出山都要绕很长一大截的路 , 于是他就召集全家人 , 说道 , “我跟你们商量一件事 , 我们一起去把面前的山给挖了 , 挖一条通往豫州南部的道路 , 一直到达汉水南岸 , 你们看行不行 。”
愚公说出这句话后 ,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 唯有他的妻子说道 , “你连一座像魁父这样的小山也铲不平 , 还能把太行、王屋这样的大山怎么样呢?再说了 , 挖出来的石头、渣土往哪里放?”
众人闻言 , 纷纷表示 , “这些石头和渣土可以扔到渤海边上 , 隐土的北边 。”
这个问题一解决 , 一家人纷纷开始行动了起来 , 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 , 凿石头 , 挖土 , 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
邻居的寡妇有个孤儿 , 刚七八岁 , 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冬夏换季 , 才能往返一次 。
就在这时 , 河曲有个老头 , 名唤智叟 , 很有学问 , 他跑出来阻止愚公 , 说道 , “你们怎么能够笨成这个样子?就凭你一个九十岁的老头 , 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 , 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愚公移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愚公移山的寓意和道理

文章插图
愚公闻言 , 长叹一声 , 说道 , “你的思想太顽固了 , 简直没法开窍 , 甚至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就算是我死了 , 我还有儿子 , 儿子又生孙子 , 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 , 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 , 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 , 还怕挖不平吗?”
智叟闻言 , 无话可说 。
此时 , 山神听说了这件事 , 担心愚公没完没了地挖下去 , 于是跑到天庭向天帝汇报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 , 于是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 , 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 , 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 。
从此以后 , 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 , 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
愚公移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愚公移山的寓意和道理

文章插图
【愚公移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愚公移山的寓意和道理】这篇寓言有很重要的客观意义 。首先 , 它具有人定胜天的思想 , 在天人关系上 , 重人轻天的倾向十分鲜明 。其次 , 愚公在批驳智叟时 , 关于山与人的关系的分析 , 实际上蕴含着进步的哲学思想 , 讲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生转化的道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