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要从汉唐文化说起 庑殿顶为什么比歇山顶级别高

结构更复杂的歇山顶,为何等级不如庑殿顶?答案要从汉唐文化说起!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建筑样式往往与屋主人的社会地位相对应,帝王、妃嫔以及将相可以住什么样的房子,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
按照惯例,往往结构越复杂、造价越昂贵的建筑式样,对应的社会等级也越高,房子主人的身份也越尊贵 。

答案要从汉唐文化说起 庑殿顶为什么比歇山顶级别高

文章插图
但有时也有例外,比如我们接下来要说的庑殿顶与歇山顶,明明后者歇山顶结构更加复杂,造价也更昂贵,但对应的社会地位却不如庑殿顶,这是为何呢?下面和大家就一起来分析一下 。
从茅草屋到庑殿顶 庑殿顶的历史很久远,其形制甚至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与这庑殿顶的结构也有很大关系,四面房檐正好对应四堵墙,四面屋顶上延交汇形成五条屋脊,简单直接的结构,显得很理所当然 。
不过最初的时候,人们的屋顶主要还是使用茅草,连带着屋顶形制的要求也没有那么严格,尤其是茅草屋顶的屋脊棱角并不鲜明,还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被抹平,最终形成一个圆墩墩的屋顶 。

答案要从汉唐文化说起 庑殿顶为什么比歇山顶级别高

文章插图
直到西周以后,陶制的瓦逐渐提到茅草,被用于正是建筑物的屋顶后,人们才开始对屋顶的形制重视起来,并根据建筑物的等级不断改良 。
如在瓦头(又称瓦当)上雕琢装饰的图案,并逐渐从灰陶升级为琉璃,甚至金属材质,用以体现屋主人的高贵身份 。
此外,为何稳固屋脊,人们还在上面装上垂直的固定构件,为了美观还在上面雕刻造型,这便是后世屋脊兽的由来 。
常见的屋脊兽有狻猊(suān ní)、斗牛、獬豸(xiè zhì)、凤、狎(xiá)鱼等,屋脊兽的数量与屋主人的身份相关,数量越多地位越尊贵 。
【答案要从汉唐文化说起 庑殿顶为什么比歇山顶级别高】比如故宫中的太和殿屋脊兽便达到了十个之多,全国独一份,以此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 。
到了唐宋时期,庑殿顶已经发展为十分成熟了 。人们利用庑殿顶瓦片间的天然缝隙,用以通风散热,同时古人为了抵御北方的严寒;
还会在屋顶的瓦片下还会加一层木板,再在上面铺上一层一尺左右的泥背(由青灰、麻刀泥等材料组成) 。
这样下来庑殿顶建筑不但美观而且宜居,充分体现了古人的建筑智慧 。

答案要从汉唐文化说起 庑殿顶为什么比歇山顶级别高

文章插图
但从永嘉南渡(307年-311年)到靖康之难(1126年-1127年),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逐渐从北方的关中平原(长安、洛阳),转移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南京、杭州) 。
地域的改变在建筑物上也有所体现,为了适应南方湿热的气候,出现时间晚于庑殿顶的歇山顶,逐渐成为古代建筑的主流样式 。
古人避暑的智慧——歇山顶与重檐 歇山顶又名九脊顶,九条屋脊指得分别是房顶水平中心线的正脊,以及延伸下来的四条垂脊和四条四条戗(qiàng )脊 。
正脊南北侧是是斜坡,东西两侧先是垂直于地面,而后才是一个半坡 。九条屋脊的尾端都有两端有龙吻,又叫吞兽,与庑殿顶一样,每条屋脊上都有屋脊兽 。

答案要从汉唐文化说起 庑殿顶为什么比歇山顶级别高

文章插图
歇山顶与庑殿顶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在增高了古建筑屋顶与天花板之间架空层,当屋内的热空气上升,聚集在这个架空层中后,当屋顶外有风吹过时,热气便会穿过琉璃瓦间的缝隙被带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