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灭楚为什么请出王翦 王翦为何要六十万大军灭楚

从李信20万大军失败的过程,我们就能看出:为何灭楚,“非六十万不可”了 。
李信之败王翦说灭楚“非六十万不可”,李信表示二十万就够了 。
中年秦王喜欢年轻人的豪气,以李信为将,率军伐楚 。
《史记》对战事的描述如下 。
1、李信与蒙恬兵分两路进攻,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楚军 。李信又攻破鄢郢 。
2、李信引兵向西,试图与蒙恬会于城父 。
3、楚军尾随李信军,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大败 。

秦始皇灭楚为什么请出王翦 王翦为何要六十万大军灭楚

文章插图
由于太史公笔法言简意赅,因此,后人对战事细节多有补充 。
一种观点认为:李信之所以退兵,是因为孤军冒进,已经为楚军所败,因此引兵西进 。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昌平君在郢陈叛乱,迫使李信被迫回军 。
无论是哪种观点,李信“引兵而西”时,战事已经发生了转折 。
楚军“三日三夜不顿舍”的“随之”,完全就是一副“追击歼灭战”的架势 。
所以,无论李信是先被击败,还是受昌平君叛乱的影响,在他“引兵而西”时,已经遭到了极大削弱,以至他对楚军几乎不顾一切的猛烈追击一败涂地 。
这些都说明:李信低估了灭楚的难度 。
王翦“非六十万不可”的判断,是靠谱的 。
不稳的后方,需要足够兵力控制当年白起等人伐楚时,楚国的中心在今河南南部、湖北北部 。
秦始皇灭楚为什么请出王翦 王翦为何要六十万大军灭楚

文章插图
当时秦伐楚,或从关中出武关,或自巴蜀沿汉而下,都是以秦稳固后方为基地 。
而此前秦攻赵、魏,也都是以关中为基地 。
不过,此时,楚国的中心已经迁到了淮北地区 。
秦攻楚,必须跨原韩魏楚地区 。
【秦始皇灭楚为什么请出王翦 王翦为何要六十万大军灭楚】在这些新附地区,秦的统治尚未稳固 。
以郢陈为例,旧楚人,迁徙而来的韩贵族,都未顺服 。
在昌平君进驻前,已经发生过韩国贵族的叛乱 。
秦王以昌平君驻郢陈,是希望利用他楚王族的身份,稳定此地 。
然而,昌平君虽久在秦,但毕竟也是楚王族 。
一般情况下,这些残余势力闹不出什么名堂来,即便闹事,也成不了气候 。
然而,在对楚作战时,这些地方都是秦楚战线的重要据点,一旦闹事,形成里应外合之势,秦军将陷入被动 。
秦始皇灭楚为什么请出王翦 王翦为何要六十万大军灭楚

文章插图
李信伐楚作战中,楚军之所以敢于“三日三夜不顿舍”的追击,与秦军后方出大事(昌平君叛乱)是绝对相关的 。
所以,要灭楚,不仅要预备好打击敌主力的兵力,也需要掌握足够后备兵力对相关地区的严格控制 。
漫长、脆弱的补给线,需要足够兵力保护当时,秦楚主战场,在河南东南部与安徽西北部的广阔平原地区,无险可守 。其地的河流水流量不大,对行军的影响不大 。
因此,秦楚主力决战,是一场平原地形的机动作战 。
秦军推进时,楚军无险可守,然而,秦军推进后,秦军的补给线一样缺乏天然保护 。
因此,秦军除用于主力会战的兵团外,也需要预留相当兵力保障进军途中的补给线 。
楚将的能力,需要足够兵力应付楚将项燕,很难对付 。
以李信伐楚之战为例 。
李信、蒙恬作战之初,连破重要城池,然而,楚军主力仍然保存良好 。
显然,项燕深知平原作战要义,没有寸土必争,阻敌于前沿,而是驻主力于纵深待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