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的来历和风俗100字 中国除夕的来历

中国除夕的来历【辞旧迎新】
春节是汉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 。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 。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正月初一这天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家家都做饺子等食物,寓意来年幸福 。
【除夕夜的来历和风俗100字 中国除夕的来历】【“年”的由来】
关于除夕的由来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我们的祖先曾遭受这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它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 。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 。这天夜里,"夕"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 。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于是以后的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

除夕夜的来历和风俗100字 中国除夕的来历

文章插图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 。
除夕的习俗有吃年夜饭、点灯笼、守岁等 。
随意乱倒污水、垃圾,乱丢杂物,随地便溺的话,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的话,就会降祸到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