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晏几道拼音版 生查子晏几道关山魂梦长

第十一讲:诗词意象及词牌《浪淘沙令》释义
一、意象

生查子晏几道拼音版 生查子晏几道关山魂梦长

文章插图
生查子晏几道关山魂梦长(生查子晏几道拼音版)
学习诗词,意象都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 。从艺术角度来说,古典诗词就是由意象有规律有目的的组合而成的 。众所周知,诗词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 。“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正如庄子的言意之辨 。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 。言是抽象的,是不能够尽意的,而意是要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表达 。
(一)意象及其特征
1、意象的概念
所谓意象,就是渗透了作者主观体验的物象,即表意之象、表情之象 。对于中国古代文人来说,意象是其艺术的灵魂 。他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而这些物象的组合共同生成了作品的【意境】,使得作品表现出或喜或忧、或哀怨或豪放的抒情特质,以至让人们反复吟唱、咏叹,百读不厌 。古代诗词中力求“立象以尽意”,强调要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 。就是“客观的生活场景和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相交融,通过审美的创造而以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景象或境界” 。因此诗词中的意象都或多或少、或浓或淡地浸染着诗人的情思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
2、意象的特征
意象是欣赏和创作古典诗词的重要修辞手法 。千百年来,古典诗词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意象 。了解和掌握这些意象,有助于我们欣赏和创作古典诗词,运用意象传递出诗人的情感、志向和心路,从而构成意味隽永的意境 。下面就列举一些古诗词中常用的意像:
1)酒:古今诗人总喜欢借酒抒情,因为酒可以助兴,醇化生活之乐;可以浇愁,舒泻精神之苦;可做粘合剂,浓化情感 。
A、借酒助兴,寄托词人的生活激情例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借酒寄意,抒发词人的愁情(闲情)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凤凰台上忆吹箫》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念奴娇》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
2)月
古诗词中“月亮”这个物象俯拾皆是,它在文人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 。作者的心境不同,这个意象所表现出来的意蕴也不尽相同,展现的意境不同,烘托出词人的情怀也不同 。
A、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张孝祥:《念奴娇》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欧阳修:《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B、寄托词人的情思,是词人心境的写照 。晏殊《蝶恋花》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 。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3)风
风是流动的空气,这个道理在古代早就被人们意识到了,因此风的意象在古代诗歌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不论诗人还是文士都喜欢写风来寄托感情,当然,风也分季节,春天的风温暖,让人感到舒适: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夏天的风凉爽,让人感到畅快: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秋天的风萧瑟,使人感到愁苦:惟有秋风愁杀人(张说《邺都引》);冬天的风凛冽,使人感到恐惧:寒风吹我骨,严霜切我肌(苏武《别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