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谏景公的故事,晏子在哪个国家当宰相?


晏子谏景公的故事,晏子在哪个国家当宰相?

文章插图
晏子的资料晏子名婴 , 字仲 , 谥平 , 习惯上多称平仲 , 又称晏子 。他是山东夷维人 , 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还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 。在齐灵公二十六年 , 他的父亲宴弱去世 , 就由晏婴继任为上大夫 。
 
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 , 辅政长达40余年 。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于诸侯界 。晏婴聪颖机智 , 能言善辩 , 内辅国政 , 屡谏齐王 。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 , 又坚持原则性 , 出使不受辱 , 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 。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 , 将其比为管仲 。孔丘曾赞过他说:“救民百姓而不夸 , 行补三君而不有 , 晏子果君子也!”其中关于他的代表作品是著名的《晏子春秋》 。
在朝政上面的成就主要有三个方面:1、治国之道 。主要推崇“仁政爱民”作为施政的中心 , 还非常推崇管仲的“欲修改以平时于天” 。2、劝谏艺术 。晏婴在劝谏君王时往往不是直接的强谏而是委婉的曲谏或诱谏 , 从中显示了他在政治生活中所具有的高度智慧 。并且他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场合采取不同的劝谏方式 , 取得最佳的效果 。3、就是个人修养 。晏子生性乐观 , 对生死淡然视之 。他说人都是要死的 , 不论仁者、贤者、贪者、不肖者概莫例外 , 因此从来不“患死”、不“哀死” , 把生老病死看作是自然规律 。他始终保持乐观大度的心情 , 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
晏子的故事宴婴不死君难、弃个人小义而逐国家百姓之大“利” 。齐景公三年 , 在宴婴的劝谏和辅助下 , 景公逐渐知道了治国之道 , 逐渐掌握了大权 , 并且任命宴婴为相大夫 。关于晏子的故事很多 , 下面就例举几个代表事例 。
 
其一、景公派遣晏子治理阿县 。三年后 , 晏子听到很多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 , 很是不高兴 。晏子说:“我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 , 请再给我三年的时间 , 我定会让你听到有关我的好话 。”果不其然 , 三年的时间到了 , 每个人都夸赞晏子 。景公准备给予赏赐 , 但都被晏子拒绝了 。景公就问他原因 , 晏子就对他说:“以前我铁面无私 , 认真执法 , 别人都说我的坏话 , 现在我改变了做法 , 对待事物听之任之 , 无为而治 。所以都来夸赞我 。原本的奖赏现在因该是惩罚 , 于是通过这件事后景公开始信任晏子了 。
【晏子谏景公的故事,晏子在哪个国家当宰相?】其二、晏子带着齐景公进行微服私访 。当走进一家店 , 发现没有多少人愿意买鞋 , 而买假脚的却是不少 。于是就问原因 , 老板解释说 , 现在的君主滥施刑法 , 动不动就要处人刑法 , 脚就被砍了去 。不买假脚的话 , 如何进行生产 , 养活自己呢 。晏子还带着景公进到了百姓的居住区 。发现房子很是破烂 , 孩子们面黄肌瘦的在路边乞讨 , 景公看来很是有所触动 。
其三、景公喜欢出游喝酒 , 晏子则想方设法让他少喝 。可是事与愿违 , 景公又喜欢上了建造楼阁 。晏子知道拦不住 , 就主动把工程揽到自己身上 , 然后增加预算 , 拖延工期 , 一拨又一拨的雇佣劳动工人 , 三年之后 , 工程完成了 , 受灾百姓也顺利度过了灾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