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得仁又何怨出自论语哪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什么意思

“求仁得仁,又何怨”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想得到什么就有什么,就是幸福,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论语·述而》出自《论语》,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 。

求仁得仁又何怨出自论语哪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经典作品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集 。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
求仁得仁又何怨出自论语哪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求仁得仁,又何怨”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
译文
【求仁得仁又何怨出自论语哪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什么意思】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 。”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 。”(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