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


太子参

文章插图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 , 高15-20厘米 , 块根长纺锤形 , 白色 , 稍带灰黄 。茎直立 , 单生 , 被2列短毛 。茎下部叶常1-2对 , 叶片倒披针形 , 顶端钝尖 , 基部渐狭呈长柄状 , 上部叶2-3对 , 叶片宽卵形或菱状卵形 , 长3-6厘米 。
太子参

文章插图
太子参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 , 高15-20厘米 , 块根长纺锤形 , 白色 , 稍带灰黄 。茎直立 , 单生 , 被2列短毛 。茎下部叶常1-2对 , 叶片倒披针形 , 顶端钝尖 , 基部渐狭呈长柄状 , 上部叶2-3对 , 叶片宽卵形或菱状卵形 , 长3-6厘米 。太子参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 , 怕高温 , 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 , 药材主产于福建、贵州、江苏、山东、安徽等地 , 目前已被卫生部确定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名单” 。太子参甘、微苦 , 平 。归脾、肺经 。体润性和、补气生津 。
一、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 , 高15-20厘米 。块根长纺锤形 ,  白色 , 稍带灰黄 。茎直立 , 单生 , 被2列短毛 。茎下部叶常1-2对 , 叶片倒披针形 , 顶端钝尖 , 基部渐狭呈长柄状 , 上部叶2-3对 , 叶片宽卵形或菱状卵形 , 长3-6厘米 , 宽2-17 (-20) 毫米 , 顶端渐尖 , 基部渐狭 , 上面无毛 , 下面沿脉疏生柔毛 。开花受精花1-3朵 , 腋生或呈聚伞花序;花梗长1-2厘米 , 有时长达4厘米 , 被短柔毛;萼片5 , 狭披针形 , 长约5毫米 , 顶端渐尖 , 外面及边缘疏生柔毛;花瓣5 , 白色 , 长圆形或倒卵形 , 长7-8毫米 , 顶端2浅裂;雄蕊10 , 短于花瓣;子房卵形 , 花柱3 , 微长于雄蕊;柱头头状 。闭花受精花具短梗;萼片疏生多细胞毛 。蒴果宽卵形 , 含少数种子 , 顶端不裂或3瓣裂;种子褐色 , 扁圆形 , 长约1.5毫米 , 具疣状凸起 。花期4-7月 , 果期7-8月 。
二、分布情况
太子参为石竹科太子参属植物 , 该属全世界约有10种 , 分布于亚洲东部 , 我国有10种 , 主要分布于青藏高、中南、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区 。
三、生长环境
【太子参】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 , 怕高温 , 30℃以上生长发育停止 。怕强光暴晒 , 烈日下容易枯死 , 比较耐寒 。在-17℃能安全越冬 。低温条件下也能发芽、生根 。在阴湿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 喜肥沃疏松、含有丰富腐殖质土壤 , 砂质土壤中生长良好 。低涝地、黏壤、土质坚实、排水不良、土壤含腐殖质少 。瘠薄的土壤生长不好 。
四、民间传说
1、传说一
春秋时期 , 郑国国王的儿子 , 年5岁 , 天资聪慧 , 能辨忠识奸 , 深得国王厚爱 。但这位王子却体质娇弱 , 时不时生病 , 宫中太医屡治不效 。后国王张榜遍求补益之药 , 并悬以重赏 。一时间 , 各地献宝荐医者络绎不绝 , 但所用皆为参类补药 , 却并未奏效 。一天 , 一位白发老者揭榜献药 , 声称非为悬赏 , 而实为王子贵体、国家大计着想 。国王对老者说:“尔诚心可鉴 , 然若药不灵验 , 怕有欺上之罪吧 。”老者呵呵笑道:“王子贵体稚嫩 , 难受峻补之药 , 需渐进徐图之 。吾有一药 , 服百日必能见效 。”于是 , 王子如法服用老者所献的这种细长条状、黄白色的草根 。三个月后 , 果见形体丰满 , 病恙不染 。此时 , 国王始信老者所言 , 大喜之余 , 晋封王子为太子 , 又急寻老者以封赏 , 但老者已行踪难觅 。国王问老者所献之药何名 , 众皆摇头不知 。近臣谏曰:药有参类之性 , 拯挽太子之身 , 就叫太子参吧 。于是 , “太子参”的美名就由此传开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