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犰狳


大犰狳

文章插图
大犰狳,也叫巨犰狳,是贫齿目犰狳科大犰狳属的唯一一种,体型较大,通常体重为27千克,最重可达32 3千克,身长89 5厘米,身体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的部分是尾巴 。体两侧和4肢外侧常覆盖着骨板与鳞板,并由几列可动的横带分成前后两部,横带间由弹性皮肤连接
大犰狳

文章插图
大犰狳
大犰狳,也叫巨犰狳,是贫齿目犰狳科大犰狳属的唯一一种,体型较大,通常体重为27千克,最重可达32.3千克,身长89.5厘米,身体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的部分是尾巴 。体两侧和4肢外侧常覆盖着骨板与鳞板,并由几列可动的横带分成前后两部,横带间由弹性皮肤连接,可将身体蜷缩成球状,以防御天敌侵害;耳小;舌能伸缩;前肢3~5指,指爪弯曲强大,后肢5趾,具爪;牙齿细小,钉状,终生生长 。大犰狳以白蚁和蚂蚁为食 。过着地栖生活,属夜行性动物 。白天伏在洞内,一到晚上,它们便从洞内钻出来觅食 。昆虫、蠕虫、甲虫、黑蚁、白蚁、鸟卵、蜗牛、蛇类、小蜥蜴、蝗虫等都是它的美肴 。大犰狳也很喜欢吃腐烂了的动物尸体 。在草原上,哪里有牛的腐尸,哪儿就是犰狳打洞的理想地方,因为在这里可以很方便地获得腐肉 。分布于南美洲东部的巴拉圭、阿根廷、委内瑞拉、圭亚那和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等地靠近水边的地区 。
外形特征
大犰狳是犰狳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色黑褐,体长为75-100厘米,尾长约50厘米,体重60千克 。在它的头顶上被有鳞片,就像戴着一付头盔,两侧长着一对圆形的小耳朵,嘴巴尖而长,口中生有100多颗同型的牙齿,超过一般哺乳动物数倍之多,但这些牙齿均弱小而无力,并且缺少门齿和犬齿,不能进行自卫,老年以后逐渐脱落 。
身体可以分为前、中、后三段,外面都被有一层由小骨片组成的、如瓷砖般排列的骨质鳞片,如同硬甲一般保护着身体,前段和后段的骨质鳞片连成像乌龟壳一样的整块结构,不能伸缩,中段的鳞片呈条带状环绕而形成“绊”,有筋肉相连,其中3-4条在颈部,11-13条在背部,可以自由伸缩,从而增加了身体的灵活性,甚至可以快速奔跑 。
拖在身后的长长的尾巴和四肢上也均有鳞甲,鳞片之间长有稀疏而粗糙的毛 。腹部没有鳞,生长着较为浓密的毛 。它的四肢十分粗壮,趾上的爪尖锐而强硬,十分有力,其中第三爪较为弯曲,全长20厘米左右,但只适于挖掘而不适于与天敌搏斗 。
栖息环境
大犰狳栖息于亚马孙河流域等地靠近水边的地区 。它喜欢在夜间爬到地面上活动,白天则大多在洞穴中睡觉 。令人惊奇的是它还有游泳的本领,可以先吸入大量的空气,使肚子膨胀起来,这样就能让披着沉重盔甲的身体在水面上漂浮起来,每吸一口气可以在水中游上6分钟 。在陆上行走时,其身上的鳞甲可以防止草丛、灌丛中的荆棘伤害它的皮肤 。
生活习性
大犰狳由于腿短,不善奔跑,也不善于与天敌博斗,所以每当遇到敌害无法逃脱的时候,就马上把身体蜷缩成一只硬甲球,将较为柔软的头、胸、腹等部位全部藏在盔甲之内,常常使小型食肉兽类无法下口,奈何不得 。不过,如果碰上狼、猞猁、野猪等较大的食肉兽类,或者当地土著的印地安人的猎犬,其锋利的牙齿能够咬穿它的鳞甲,使其防御体系彻底失灵,所以这些动物也就成了它的主要天敌 。其实它最大的敌人还有汽车,在沿海岸的公路上,常常可以看见被汽车撞死的尸首,因为它具有一种奇怪的跳跃反射,每当一辆汽车疾驰而来的时候,就立即垂直地跳离地面,碰撞到汽车上而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