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只免疫中存在的误区

免疫是预防和控制猪只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 只有正确免疫才能使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 从而达到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的侵害袭和致病作用的目的 。但有的规模养猪场虽然也进行的免疫 , 但效果不理想 , 往往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误区:
1、有的规模养猪场在给猪只免疫接种前 , 盲目照搬其它养猪场免疫程序 , 未能根据本地、本场猪病流行的规律 ,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
【猪只免疫中存在的误区】2、选购疫苗时 , 不注意疫苗有没有批文批号或因疫苗瓶模糊不清 , 导致注射了无批文批号或快到失效期的疫苗 。
3、随意增加疫苗注射剂量 , 引起疫苗反应;减少剂量或因针头过粗溢漏 , 导致抗原不足 , 达不到预防效果 。
4、疫苗使用前未恢复到常温或充分摇动 , 导致免疫应激反应大 。
5、注射疫苗时对针头、注射器、镊子等消毒不严 , 或免疫时未做到一头猪一支针头 , 导致人为传播 。同时 , 在猪群免疫注射前后 , 应避免大搞消毒活动 , 注射或投服抗菌药物 。
6、一是给发病猪注射疫苗 , 不但达不到免疫目的 , 反而会导致死亡 , 或造成疫情扩散 。二是给怀孕母猪注射疫苗 , 引起母猪流产 , 早产或死胎 。三是过早给仔猪注射疫苗因仔猪免疫器官发育不健全 , 导致无免疫应答或免疫应答较差;甚至对消了母源抗体 , 导致仔猪发病 。
7、如果同时注射两种疫苗 , 疫苗之间会互相干扰 , 影响抗体的形成 , 效果往往不佳 。所以注射两种不同的疫苗 , 应间隔5天-7天 , 最好10天以上 。因此 , 规模养猪场在免疫注射时应尽量以上几方面的误区 , 确保免疫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