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过度诊疗不可取

从事畜禽养殖的人并不陌生这一情景:畜禽生病后,业主首先是凭自己的养殖经验购置一些药物进行医治 。在自己医治未取得良好效果时,就会请甲兽医医治 。若甲兽医不能完全治愈就会再请乙兽医……“不抛弃、不放弃”,直至畜禽被医好或死亡为止 。
【畜禽过度诊疗不可取】畜禽养殖单位对生病畜禽实施诊疗无可非议,适度诊疗有利于生病畜禽早日康复和生长 。若过度诊疗,不仅得不偿失,还威胁食品安全 。一是畜禽生长受到影响 。大处方、高密度用药,生病畜禽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不良反应,还可能增加药源性疾病,其正常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二是养殖效益极易减少 。现如今,受饲料、人工工资、粪污处理等多种费用上涨的制约,畜禽养殖已全面进入微利时代 。若养殖单位不计后果、无休止的对生病畜禽进行诊疗,其饲养成本会进一步增加,养殖效益就会明显减少 。三是食品安全受到威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畜禽产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利益 。过度诊疗的畜禽(特别是产生的“僵畜”),可能存在一定量的药物残留,如果流入市场,对消费者的健康是一个潜在威胁 。
如何有效避免畜禽过度诊疗呢?一是要注重畜禽品种选育 。良种是现代畜牧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发挥科技增产作用最重要的载体 。如生猪养殖方面,“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这句俗语充分说明了生猪品种选育工作的重要性 。二是要实施科学饲养管理 。养殖单位除了要从细微处着手实施精细化饲养管理外,对生病畜禽还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适度进行医治 。对确无经济利益可赚的生病畜禽,则应当机立断,“顺其自然”或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是要切实规范使用药物 。对生病畜禽实施诊疗须严格遵循兽药使用管理相关规定,禁止随意增加药物剂量,坚决杜绝使用假冒伪劣兽药和人药兽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努力保障畜禽及其产品有效供给和消费安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