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片形吸虫病的防治方法

【牛羊片形吸虫病的防治方法】片形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 。它是由寄生于黄牛、水牛、山羊、绵羊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的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所引起 。猪、马属动物及野生动物也可寄生,并且可寄生于人 。该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肝炎和胆管炎,并继发全身性的中毒和营养障碍,常引起犊牛和绵羊的大批死亡 。
一、病原 。本病病原有两种,即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 。
1、肝片形吸虫:虫体外观呈扁平叶状,体长20-35毫米,宽5-13毫米 。从胆管取出的鲜活虫体为棕红色,固定后呈灰白色,其前端有一三角形的锥状,前宽后窄,体表有刺 。虫卵呈长卵圆形,颜色为黄褐色,长107-158毫米,宽70-100毫米 。
2、大片形吸虫:其形态和肝片吸虫基本相似,长33-76毫米,宽5-12毫米 。虫卵呈深黄色,长150-190微米,宽70-90微米 。
二、流行病学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多发生在低洼、潮湿的放牧地区 。流行感染多在夏秋两季 。温度和阳光是肝片形吸虫的发育与毛蚴的孵化有促进作用,因而这些季节是肝片形吸虫毛蚴大量繁殖的重要季节 。夏秋二季,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可使大量尾蚴滋浮,广泛在草叶上形成囊蚴,感染牲畜、造成肝片吸虫病的普遍流行 。同时,由于囊牲生活力极强,在湿润的自然环境下,能保持相当久的感染力 。
三、症状 。片形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因感染强度和家畜机体的抵抗力、年龄、饲养管理条件等不同而有差异 。轻度感染时患畜常不表现症状,感染数量多时(牛约250条成虫,羊约50条成虫)即可表现症状,不过幼小的家畜即使轻度感染也能表现症状 。
急性型片形吸虫病主要发生于羊,感染季节多发生于夏末和秋季,当羊在短时间内吞食了大量的囊蚴时,幼虫在体内的移行使羊在临床上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降低至废绝,偶尔可见腹泻 。随后患畜出现黏膜苍白,红细胞数及血红素显著降低等一系列贫血现象 。严重病例在几天内即可死亡 。
慢性型羊片形吸虫病则是由寄生于肝胆管中的成虫引起的 。临床表现患羊逐渐消瘦,黏膜苍白、贫血,被毛粗乱易脱落,眼睑、颌下,胸腹皮下出现水肿 。食欲减退,便秘下痢交替发生,随着病程的延长羊的体质逐渐降低,最后因恶病质而死亡,一般病程可达1-2个月 。
牛的片形吸虫病则多呈慢性经过 。但犊牛(1.5-2岁)的症状较明显,成年牛只有大量感染且患畜体质状况较差时,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和引起死亡 。
四、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资料、虫卵检查及病理剖检结果作综合判断 。
⑴虫卵检查以水洗沉淀法较好 。⑵羊的急性片形吸虫病的诊断则主要以病理剖检为主,把羊的肝脏撕碎后可以在水中查找片形吸虫的幼虫 。⑶免疫学检查 。目前较常用的是一血三检技术即斑点酶标三联诊断及间接血凝诊断技术 。
五、防治 。在预防上,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
⑴定期驱虫 。驱虫是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驱虫的次数和时间必须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及条件相结合 。通常情况下,每年如进行一次驱虫,可在秋末冬初进行,如进行2次驱虫,另一次驱虫可在来年的春季进行 。⑵粪便处理 。牛羊粪便需经发酵处理杀死虫卵后才能应用,特别是驱虫后的粪便更需严格处理 。⑶放牧场地的选择 。放牧应尽量选择地势高而干燥的牧场,条件许可时轮牧也是很必要的措施 。⑷注意不利用被囊蚴污染的水草 。加强饲草和饮水的来源和卫生管理,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