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丝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

【竹丝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传染病 。其特征是幼鸡以咳嗽、喷嚏、流鼻液及气管啰音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而产蛋鸡则以产蛋量减少和蛋质下降为主 。后备鸡发生此病,不产蛋的鸡很多,增加了种苗成本 。

一、病原

本病的病原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从病料中分离出的病毒,在致病性上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支气管炎病变为主的传染性支气管炎,另一种是以肾病变为主的传染性支气管炎 。两者都由病毒引起,但病毒的类型不一样,前者为冠状病毒,后者可能是冠状病毒的肾毒株 。由于病毒的类型不同,其症状、病变、死亡率及防治方法也不一样,但都是通过吸入或吃进本病毒而感染 。

二、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①以支气管病变为主的传染性支气管炎可发生于各种年龄、品种的鸡,但以雏鸡较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病程急,传播迅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季较为严重 。

②以肾病变为主的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发生于雏鸡,尤其是20~30日龄的雏鸡,40日龄以上的雏鸡很少发生,成年鸡更加少见 。

2.症状 。①以支气管病变为主的传染性支气管炎,具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表现咳嗽、打喷嚏、张口呼吸和啰音 。以上症状4周龄左右的雏鸡比较明显 。成年鸡主要表现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或畸形蛋等 。此外,病鸡眼鼻肿胀、流泪、食欲不振、怕冷、羽毛松乱和聚堆 。

②以肾病变为主的传染性支气管炎 。常发生于20~30日龄的雏鸡 。病鸡表现精神萎顿,聚堆,厌食,拉白色稀粪,如石灰浆样 。病鸡两脚干枯 。常于发病后4~5天死亡 。

3.病理变化 。①以支气管病变为主的传染性支气管炎,雏鸡的呼吸道呈卡他性炎症,气管内粘膜肿胀,管腔内有多量浆液性分泌物 。病程稍长的病例,见气管下部或气管与支气管交界处有淡黄色干酪样物质栓塞,气囊混浊,表面有黄色干酪样物质 。产蛋鸡其卵巢变形,输卵管萎缩,腹腔内有卵黄样物质 。

②以肾病变为主的传染性支气管炎 。肾脏明显肿大,呈灰白色 。输尿管内充满白色的尿酸盐而扩张 。严重的病例,在心包、腹腔器官表面均有白色尿酸盐 。

4.实验室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症状及病理变化特征可作初步诊断 。确诊需要作病毒分离和鉴定及血清学检验 。

三、防制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和防疫卫生消毒工作 。对发病鸡群使用抗菌药物可预防继发感染 。做好免疫工作,1周龄时使用h120疫苗,4周龄时用h52疫苗加强免疫 。开产前再用1次h52疫苗或接种油佐剂灭活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