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磁盘存储区管理原理与技巧

在Linux下管理磁盘贮存区算的上一个技巧,很多朋友在这上面常常问我,今天我就把这方面的东西汇总一下,从Linux特有的交换分区的原理开始介绍Linux下如何管理磁盘 。
原理篇
1. 交换空间是什么
Linux 中的 交换空间(Swap space) 在物理内存(RAM)被充满时被使用 。如果系统需要更多的内存资源,而物理内存已经充满,内存中不活跃的页就会被移到交换空间去 。虽然交换空间可以为带有少量内存的机器提供帮助,但是这种方法不应该被当做是对内存的取代 。交换空间位于硬盘驱动器上,它比进入物理内存要慢 。
交换空间可以是一个专用的交换分区(推荐的方法),交换文件,或两者的组合 。交换空间的总大小应该相当于你的计算机内存的两倍和 32 MB这两个值中较大的一个,但是它不能超过 2048 MB(2 GB) 。
2. 添加交换空间
有时,你会有必要在安装后添加更多的交换空间 。例如,你把系统内存从 64 MB 升级到 128 MB,但是你只有 128 MB 的交换内存 。如果你执行的是大量使用内存的操作或运行需要大量内存的程序,把交换区增加到 256 MB 可能会对你有利 。
你有两种选择:添加一个交换分区或添加一个交换文件 。推荐你添加一个交换分区,不过,若你没有多少空闲空间可用,创建交换分区可能会不大容易 。
要添加一个交换分区(假设 /dev/hdb2 是你想添加的交换分区):
硬盘驱动器不能在被使用(分区不能被挂载,交换分区不能被启用) 。要达到这一目的的最简单方法是在救援模式下引导你的系统 。当提示挂载文件系统时,选择 「跳过」。
如果驱动器不包含任何被使用的分区,你还可以卸载这些分区,使用 swapoff 命令来关闭硬盘驱动器上的所有交换空间 。
技巧篇
使用 parted 或 fdisk 来创建交换分区 。parted 比 fdisk 使用起来更方便,因此,只有 parted 在这里会被说明 。要使用 parted 来创建交换分区:
在 shell 提示下以根用户身份键入命令: parted /dev/ hdb。这里的 /dev/ hdb 是你的带有空闲空间的硬盘驱动器的设备名称 。
在 (parted) 提示下,键入 print 来查看现存的分区和空闲空间的数量 。起止值以 MB 为单位 。判定硬盘驱动器上的空闲空间数量,以及你想给新建的交换分区分配的空间数量 。
在 (parted) 提示下,键入 mkpartfs part-type linux-swap start end ,这里的 part-type 是 primary、extended、logical 中的一个, start 是分区的起始点, end 是分区的终止点 。
警告:改变会立即发生,在键入时请谨慎从事 。
键入 quit 来退出 parted。
现在,你就可以创建交换分区了,使用 mkswap 命令来设置交换分区 。在 shell 提示下以根用户身份键入以下命令:
mkswap /dev/hdb2;
要立即启用交换分区,键入以下命令:
swapon /dev/hdb2;
要在引导时启用,编辑 /etc/fstab 文件来包括以下行:
/dev/hdb2 swap swap defaults 0 0;
在系统下次引导时,它就会启用新建的交换分区 。
新添了交换分区并启用它之后,请查看 cat /proc/swaps 或 free 命令的输出来确保交换分区已被启用了 。
要添加交换文件:
判定新交换文件的大小,将大小乘以 1024 来判定块的大小 。例如,大小的 64 MB 的交换文件的块大小为 65536 。
在 shell 提示下以根用户身份键入以下命令,其中的 count 等于想要的块大小:
【Linux磁盘存储区管理原理与技巧】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024 count=65536;
使用以下命令来设置交换文件:
mkswap /swapfile;
要立即启用交换文件而不是在引导时自动启用,使用以下命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