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李氏杆菌病是咋回事儿

【羊李氏杆菌病是咋回事儿】羊李氏杆菌病是由李氏杆菌引起的以脑膜脑炎、败血症和母畜流产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 。该病常散在发生,但致死率高,以早春及冬季多见 。天气变化、阴雨天气、青饲料缺乏及寄生虫感染均可诱发本病 。下面笔者结合兽医临床实践对本病加以阐述 。
临床症状潜伏期3~4周,羔羊以败血症为主,致死率高 。成年羊以脑炎为主,妊娠羊常发生流产 。
病初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减少或废绝,很快出现神经症状,无目的地运动,有的出现转圈运动,眼球突出,视力障碍 。病羊咀嚼吞咽困难,将食物含在口中不能下咽,随即又从口中掉出,全身肌肉间歇性震颤,似神经质般 。颈部强直,咀嚼肌痉挛 。步态强拘,后肢叉开,运步艰难,严重者出现角弓反张状态,卧地不起,四肢游泳状运动 。妊娠母羊发生流产,并同时从阴道内流出污浊的液体 。
剖检变化肉眼常看不到病变,脑炎型可能见到脑膜出血、水肿 。败血症型可见到皮下弥漫性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肝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等变化 。
诊断本病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不能确诊,但依靠患病羊只神经症状,妊娠母羊多流产,可怀疑本病 。
本病确诊必须无菌采取病变组织进行细菌学检查,进行镜检和细菌培养,抹片或涂片,革兰氏染色,显微镜下可见到单个分散或两个菌体排列成V型或平行排列的小杆菌,即可确诊 。
防治措施
防治本病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紧紧抓住“养、防、检、治”等基本环节 。
1.加强饲养管理,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 。羊有发达的瘤胃,是典型的草食动物,在饲养中一定要注意粗精饲料的配比,必须坚持以粗料为主、精料适当补充的饲养方法,严禁大量饲喂精料 。另外注意矿物质、维生素的补充,多胎羊(如小尾寒羊)一定要注意钙的补充,防止缺钙 。
必须从外地引进的羊只,要调查其来源,引进后先隔离观察一周以上,确认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从而减少病原体的侵入 。
2.预防 。由于本病目前无有效疫苗,平时的药物预防及加强检疫是防止本病发生的措施 。定期使用抗生素如磺胺类拌入饲料中,不从疫区引进羊只 。
3.定期消毒,杀虫灭鼠,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定期对畜舍、饲养用具、场地等用百毒杀、5%的漂白粉等溶液进行消毒,驱除和扑杀羊圈附近的鼠类,消灭羊的体外寄生虫 。粪便用发酵法处理1~3周,可杀灭病原体及寄生虫卵 。
4.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认真观察羊只动态,对患病羊只做到早发现,尽快隔离治疗,及时消灭病原体,防止疫情扩散 。
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是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疗效显著 。头孢氨苄、磺胺类是本病的首选药物,另外氯霉素配合青霉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与庆大合用疗效较好,但本菌容易产生抗药性,使用时应注意 。隔离治疗的同时,对畜舍用具用2%的火碱、3%来苏儿彻底消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