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雷雨天气多 棚室防雨措施要跟上

夏季降雨增多 , 会对大棚设施造成威胁 。短时强降水 , 排水不及时 , 会造成雨水倒灌 , 蔬菜减产 , 甚至威胁大棚安全 。如果防雨不到位 , 尤其是后屋面的防雨 , 会导致后墙内侧进水 , 牢固性大大降低 , 容易出现坍塌 , 缩短大棚使用寿命 。
提醒广大菜农 , 一定要做好大棚夏季防雨的准备 。
防雨水倒灌
为了提高大棚保温效果 , 不少大棚在建设时采取了下挖措施 , 使得棚内地面高度低于正常地面 。而且由于棚室之间间距太小 , 很多棚室前脸的空间十分有限 , 且多低于正常地面 , 其排水能力极差 。在雨季遭遇强降雨时 , 棚面上的雨水汇集到棚“前脸”处 , 因为地势低洼 , 没有排水沟 , 积水严重 , 棚前连续几天都进不去人 , 甚至出现雨水倒流进入大棚 , 将棚前脸冲垮 , 威胁蔬菜生产和棚墙安全 。
建议在大棚建造时 , 棚与棚之间要留出一定的距离 , 两棚之间空地的正确距离以4-5米为宜 , 在棚前脸危害处挖一条与大棚同长的排水沟 , 排水沟宽约半米 , 深约30厘米左右 , 好让大棚面上留下的水随时流走 , 防止积水过多流入棚内 。同时 , 这样在冬季既不互相遮阳 , 又可排雪排水 , 作用明显 。在棚区建设时 , 最好有规划好的防洪沟或其他沟渠 , 遭遇强降水时可及时将积水排出 。
东西山墙的防雨
东西山墙也是储热的载体 , 在大棚保温性上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通常在覆盖棚膜的时候都会多出几米 , 将东西两山墙外侧全部覆盖 , 这样对山墙的外部起到了很好的防水效果 。
而不少菜农的棚室两侧山墙经常会出现小面积坍塌的情况 , 墙体逐渐变薄 , 降低了山墙的使用功能 。尤其是在夏季雨量多的时候 , 坍塌的情况非常常见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东西山墙内侧出现塌方 , 多是被雨水浸湿造成的 , 在冬季使用草帘子的过程中东西两头容易被草帘扎出一些孔洞 , 还有很多是人上下大棚或被鸟类啄破的 , 在降雨的时候 , 雨水通过孔洞流入内侧墙体上 , 导致墙体土壤松散 , 从而造成了塌方 。
建议 , 当夏季将草帘和浮膜收存以后 , 要及时检查两侧山墙附近的棚膜 , 发现孔洞要及时修补 , 避免进水 , 导致山墙墙体塌方 。若棚膜有破损 , 可在墙体上再覆盖几层旧塑料棚膜 , 减少雨水对墙体可能的危害 。
大棚后墙防雨
覆盖薄膜防雨
首先 , 防雨膜的选择要妥当 。一般要选择抗挤压的 , 也就是弹性较好的膜 。因为大棚后墙相对较粗糙 , 受压时若弹性不好极容易造成破裂、漏雨所选防雨膜的厚度要也有保证 , 不宜选择太薄的农膜来做后墙防雨膜 。要根据自己大棚的高度和长度购买合适的防雨膜 , 一般来说所选防雨膜宽度和长度要略大于大棚本身的高度和长度 , 以利于固定 。
其次 , 多次固定 。薄膜上部要固定在大棚后沿的顶部 , 伸展平整后覆土压实 。下部压于后墙底部 。防雨膜上下固定后 , 为了防止被风刮坏 。可以在膜上间隔一定距离用砖头或其他重物压实 , 然后在后墙外底部再用玉米秸秆覆盖固定 , 以起到稳固的作用 , 也可以减少棚膜见光 , 延缓薄膜老化 。
水泥板防雨
在多数的育苗厂或种苗基地 , 在棚室建成后 , 后墙多采用水泥或水泥板以及砖瓦等将墙体覆盖 , 这样即可防雨 , 又可保温 , 可以说是比较好的办法 。但是由于比较费工 , 且价格较高 , 普通菜农应用得相对较少 。这种方法防雨效果最好 , 且再次加固了棚体 , 对于下雨比较多的地区 , 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
后屋面防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