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元旦”和现行“元旦”有什么不同

01、1月1日 , 是2012年新的一年的开始 , 中国人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 。“元旦”一词是中国古代的“土产” , 并非“舶来品” , 已在农历(夏历)中沿用了4000多年 , 但现行“元旦”为1949年所定 , 中国夏朝时候产生的“夏历” , 就是现在的“农历” , 规定以农历的正月初一为“元旦” 。

中国历代“元旦”和现行“元旦”有什么不同

文章插图
“元旦” , 在中国汉语中是一个合成词 , “元”就是“初”、“始”;“旦”是一个象形字 , 在殷商时期的青铜器中就有记录 , 它表示太阳从地平面升起 。“元旦”合起来就是“初始的日子” , 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在历史上 , “元旦”有许多称谓 , 如“元朔”、“正旦”、“元正”、“新年”、“初年”、“太岁日”、“岁日”、“开年”、“开岁”、“鸡日”等 , 但在众多的称谓中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 , 时间最长久 。
因朝代不同 , 采用的历法也不同 , 中国历代“元旦”的时间并不一致 , 如夏代在正月初一 , 商代在十二月初一 , 周代在十一月初一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 又改为十月初一 。到了汉武帝时期 , 重新使用夏历 , 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 。这以后 , 除个别朝代外 , 其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 , 至清朝末年 。1911年 ,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 , 决定采用公历 , 把公历1月1日叫做“元旦” , 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 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 。
【中国历代“元旦”和现行“元旦”有什么不同】今天所说的“元旦” , 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改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纪年 。从此 , 正式将公历1月1日称“元旦” ,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