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半年网络安全形势总结

赛门铁克今天发布报告“赛门铁克互联网安全威胁报告 , 2006年1-7月趋势” , 总结了今年上半年的网络安全形势:新增威胁总数近2250、隐藏和逃避技术更加高级、金钱利益成为更大的驱动力、隐私和机密数据面临风险提高 。

显然 , 安全威胁已经不限于删除数据 , 更多的是以金钱为目标的犯罪行为;安全攻击也不再一味追求大规模、大范围 , 而是向小型化发展 , 且大多是钓鱼欺骗、数据窃取和犯罪行为 。

报告称 , 今年头六个月内新出现的安全威胁有2249个 , 而最缺乏保护的家庭用户承受了其中的86% , 成为首要攻击目标 。

安全威胁中有69%针对浏览器、E-mail客户端等网络程序的安全缺陷 , 其中47%针对微软IE , 20%针对Mozilla Firefox , 31%针对其他浏览器 。在浏览器漏洞数量方面 , IE从去年同期的25个增至38个 , Mozilla从17个增至47个 , 苹果Safari从6个增至12个;而在漏洞修正方面 , 微软平均需要9天 , 苹果得5天 , Opera只要2天 , Mozilla更是一天即可 。

不过在操作系统漏洞修正上 , 微软做得最好:Windows平均需要13天 , 红帽也是13天 , 苹果37天 , 惠普53天 , 最慢的Sun得89天 。

赛门铁克还着重提到了僵尸网络 , 因为这已经成为散布垃圾邮件和钓鱼信息、传播间谍软件和广告软件、集体攻击组织团体、盗取机密信息的重要手段 。赛门铁克今年上半年一共检测到460万个不同的僵尸网络 , 平均每天有57717个活动的僵尸电脑 , 共发送了157477条钓鱼信息 , 同比增长81% 。与此同时 , 垃圾邮件已经占了邮件总量的54% , 相比去年同期的50%略有增加 。

Panda Software也提供了一些数据:94%的恶意代码都与网络犯罪有关;恶意软件中有64%是木马、4.9%是蠕虫 , 而去年的比例是木马26%、蠕虫4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