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番茄果实的生理病害及防治方法

【日光温室番茄果实的生理病害及防治方法】民乐县光照比较充足 , 连阴天少 , 有利于番茄生产 。近年来 , 随着日光温室面积的增加 , 番茄生产发展较快 , 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菜篮子 。但由于使用生长激素不当和受冬季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 常造成果实的生理障碍而形成生理病害 , 影响了果实的品质 , 降低了番茄的产量和商品性 。我们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 , 逐步积累掌握了一些番茄果实生理病害的病因和防治方法 , 现介绍如下 , 供参考 。
皮部出现的生物病害
裂果
症状与病因 果实接近成熟时 , 在果蒂附近发生放射状裂痕 , 果肩部出现同心圆状的龟裂 。这是由于果实的肩部受到阳光直射而造成老化 , 加之室内温度较高 , 致使果皮和果肉迅速膨大所致 。另外 , 土壤中缺少钙和硼也会引起老化 , 造成裂果 。
防治方法 在定植时 , 将番茄的花序安排在畦内侧 , 垄向由南向北 , 这样叶片可对果实起到遮荫作用 , 并且通风透光好;加强管理 , 经常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 , 防止室内高温低湿;同时还要及时补充钙肥和硼肥 , 捉使植株健壮生长 。
脐腐果
症状与病因 在花朵脱落处变成油浸状 , 脐部逐步变成褐色凹陷 , 果实早熟变红 。水分供应失常是诱发此病的主要原因 。缺钙或钙吸收不良时 , 一方面会造成植株体内草酸增多 , 另一方面使脐部细胞生理紊乱 , 也会造成蒂腐发生 。
防治方法 在加强水肥管理的同时 , 开花期可用浓度10g/kg的过磷酸钙或1一5g/kg的氯化钙溶液喷洒叶面 , 增加植株对钙的吸收 。可通过摘心叶 , 促使植株吸收的钙转入到果实中去;由于果实间对钙的吸收有竞争性 , 应避免植株结果太多 。同时要防止土壤干燥 , 多钾高湿的环境也不利于植株对钙的吸收 。
着色不良果
症状与病因 番茄着色是由于叶绿素分解形成茄红素的缘故 , 光照不足只能使果实着色缓慢 , 而不是着色不好 。如果氮肥过多 , 叶绿素就会增多 , 分解形成茄红素的过程就会推迟 , 使果实着色不好 。但在氮、钾肥少时 , 叶绿素分解形成茄红素的过程也会受到影响 , 使果实着色不良 。温度也是影响着色不良的原因 , 高温还会导致着色不良 , 形成黄色果实 。
防治方法 在合理施用氮、锌肥的同时 , 要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 , 一般在果实膨大前期夜间温度不能低于5一10℃ , 果实膨大的后期是着色期 , 气温必须在15℃左右 。
果形上的生理病害
尖头果
症状与病因 在使用植物生长激素时浓度过高或进行浸花、喷花等处理方法不当时容易形成尖头果 , 心室较多的番茄品种发病较重 。
防治方法 在使用植物生长激素时要掌握好溶液浓度 , 一般2 , 4-D为l0一2Omg/kg , 番茄灵为25一5Omg/kg , 番茄丰产剂为lOml加水稀释50一70倍 。但在生产中应尽量少用2,4-D处理 , 而使用番茄灵可有效地防止尖头果的发生 。
畸形果
症状与病因 一般心室较多的番茄品种易发生畸形果 , 氮肥和磷肥过多而硼和钙含量过少时也易产生多心室的畸形果 , 其中椭圆形、偏心形和菊形果的产生与缺钙和缺硼有关 。夜间高温高湿更能促进畸形果的发生 , 低温也会造成果形的变化 。
防治方法 定植前要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 保证土壤中钙和硼元素的含量 , 避兔土壤中水分发生急剧变化 , 夜间气温要保持在15℃左右 。另外 , 用生长激素溶液涂抹初开花的花柄 , 也可防止畸形果的产生 。
顶裂果
症状与病因 一般在花柱痕迹的中心处开裂 。心室较多的果实易发生顶裂果 , 其发生还与钙有关 。另外 , 夜间低温、白天35℃以上的高温也会加速顶裂果的形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