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瓜类白粉病咋预防

当前 , 即将进入温室瓜类的育苗和定植期 , 要重点做好对瓜类白粉病的防治 。瓜类白粉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的两种白粉菌所致 。寄主范围较广 , 可以为害葫芦科的黄瓜、西瓜、甜瓜、番瓜、籽瓜等各种瓜类作物 。最初是从植株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病 , 在叶片正面产生近圆形的白色粉班 , 扩大成较大的粉斑 , 最后连成片 , 布满整叶 , 病叶褪色变黄 , 最后 , 变成褐色干枯 。粉斑也变为灰色 , 表面产生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 , 小粒点最后变为黑色 , 即病原菌的子实体 。茎蔓上、叶柄上的症状与叶片相同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内及土表越冬 , 也可在大棚、温室墙体、棚架上越冬 , 来年产生分生孢子 , 随气流传播 , 在田间反复侵染 。
病害发生温度为10℃~25℃ , 高温干燥和高温高湿交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植株生长后期生长势弱时发病严重 。此病难于防治的原因:一是病菌对湿度的适应范围很广 , 在相对湿度10%~90%的情况下 , 都可以萌发侵染 。二是病菌侵染前期都在表皮内生 , 当叶面产生白粉时 , 已经形成大量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 喷药较难控制 。到粉斑上已经出现黑点 , 即产生子实体了 , 再打药就更难控制了 。因此 , 对于白粉病的防治 , 应该坚持预防为主 ,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 将病害控制在未发生前或发生初期 。防治方法如下:
1.选用抗病品种 。
2.搞好田间管理 。施足底肥 , 增施磷钾肥 , 特别是作物生长后期要防止脱肥;棚室生产的应注意通风 , 增加光照 , 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病叶及病残体要及时清除 , 并集中销毁以减少田间越冬菌源 。
3.瓜类种植前 , 必须进行棚室消毒 。目前最好的办法有两种:一是高温闷棚 , 二是药剂熏蒸 。药剂熏蒸最好是选用硫磺粉加锯末 。一般每亩用硫磺粉1.5~2公斤 , 锯末3~4公斤 。特别要注意的是锯末必须事先拌湿(以防起明火 , 影响药效及烧毁棚室) , 再与硫磺混合均匀 , 然后置于棚内各点 , 点燃薰一夜 , 薰后开棚通风一天后再栽苗 。
4.白粉病发生严重的棚 , 最好是与非葫芦科作物轮作 。
5.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必须早 , 在病害发生初期进行 。可以选用2%农抗120或2%武夷霉素(BO-10)水剂200倍、腈菌唑可湿性粉2500~3000倍、15%粉锈宁可湿性粉1500倍、30%特富灵1500~2000倍 , 还可选用苯醚菌酯、环苯醚菌酯等新型农药 , 使用浓度为3000倍 。特别要强调的是 , 此病菌对湿度的适应能力很强 , 在田间管理中一定要防止忽干忽湿 。
【棚室瓜类白粉病咋预防】此外 , 根据近年实践 , 利用病菌在饱和湿度下 , 孢子即崩解的特点 , 在叶片上刚产生少数粉斑时 , 可以用1‰~2‰小苏打或食盐水喷洗叶片 , 达到水往下流即可 。此办法前期预防效果很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