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由什么典故而来?

01、“入木三分”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讲的是王羲之笔力劲道,写的字竟渗入木头三分之多的故事 。后用以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 。

“入木三分”由什么典故而来?

文章插图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 。
【出处】
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
“入木三分”由什么典故而来?

文章插图
【典故】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之一,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他博采众长,开创了一种独具一格的书法风格,被后人喻为"书圣" 。
据说有一次,他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 。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部《黄庭经》作为交换 。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 。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 。
【“入木三分”由什么典故而来?】还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 。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 。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