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机的概念、特征和作用

引言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 , 非凡是近来年IP技术的日益成熟 , 通过分组网络实现端到端融合语音、数据、视频的应用已经表现出在未来市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 。目前人们已熟悉到分离的语音、数据、视频网络必将逐渐融合演变成为集多种业务于一体的、分组IP的、开放的下一代通信网络(NGN) 。
近一年多来人们对NGN的关注与讨论正顺应了这种市场发展趋势 。可喜的是人们对NGN的表述尽管有所不同但在整体大的原则上已有了如下的共同熟悉:
NGN将基于分组数据网络和统一的IP协议 , 即使对IP分组技术持保守看法的人们也都同意在未来几年里融合的数据网络技术将成为电信运营商的核心网络技术 , 没有人再对IP技术作为电信运营商NGN基础骨干业务平台提出异议 。NGN将意味着各种业务和应用的传输技术完全向分组、宽带IP迈进和融合 , 智能光技术、DWDM技术和高速路由与分组交换技术将被充分利用 。
NGN将提供综合开放的整体网络构架体系 , 其发展目标是采用统一的网络技术融合各个应用网并实现端到端多媒体业务融合 。NGN网将使各业务网——无线网与有线网、固定网与移动网、话音网与数据网统一于共同的传输基础和网络应用平台 。
软交换机作为基于商用硬件平台 , 采用开放、标准、多协议和可运营治理的技术代表 , 将成为NGN中重要而要害的系统和设备技术之一 。然而 , 必须看到 , 由于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软交换机组网和实践还不多见 , 有关软交换机的讨论和实践还仅停留在局部和个体技术的概念层面上 。近一年来 , 随着人们对软交换机有了一些实践 , 对其熟悉不断加深了解以后 , 开始发现单用软交换机技术来构建NGN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一些根本观念上的冲突 。笔者认为 , 其中一些要害问题的核心可能并不在于技术 , 而在于我们熟悉问题的观念、角度和思维方式 。因此 , 笔者认为目前非常有必要重新回到问题的基本面来再次审阅软交换机技术的概念、特征以及在NGN中所扮演的角色 。
软交换机的基本概念
尽管软交换机是目前关于NGN讨论的热点 , 然而人们对其概念仍有些似是而非 。那么它究竟是设备概念﹖系统概念﹖体系概念﹖还是技术架构﹖软交换机与IP电话和NGN的关系究竟是什么﹖
1.软交换概念的起源
软交换机这个术语可以说是从国外“Softswitch”翻译而得 , 其概念基本上是伴随着IP电话技术体系的功能分层和控制分离思想的发展而形成的 。大家知道 , 在传统的PSTN交换网络中 , 业务控制与呼叫控制以及传输承载都集中在交换机里 , PSTN的各项业务必须通过TDM交换机进行实现 。为满足用户对新业务的不断需求 , PSTN网络中出现了公共的业务生成平台即智能网 。PSTN的智能网首次提出并实现了一些全网性业务生成与呼叫控制相分离 , 并因此改善了PSTN全网性业务的开展提高了网络集中提供业务的能力 , 缩短了全网性新业务提供的周期 。IP电话技术体系不仅进一步强化了业务生成与呼叫控制分离的思想而且更进一步期待实现呼叫控制与媒体传输承载相分离 。这种分离的目标是使IP电话业务的控制和生成真正独立于媒体传输网络设施 , 从而更加灵活有效地实现IP电话及其相关业务和多媒体应用的融合 。更重要的是这种分离还有利于电信运营商能在分组网上实施集中的运营、治理、维护和配制OAMP 。电信运营商和用户可以通过IP连接在局端系统自行定义配置和治理自己的业务特征 , 而不必担心用户终端的类型和配置 , 从而使业务和应用的提供有较大的可能性、灵活性和可运营治理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