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的千兆交换机

随着企业网络化应用的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于100兆的桌面网络速度 。很多人在寻找更快速的局域网连接技术,使用千兆以太网或者更快的万兆技术 。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发生在园区网的骨干,也同样发生在每一个配线间中,企业的IT治理人员希望能为每一个桌面用户提供10倍于以前的网络连接 。
选择有很多种理由,了解是选择的基础 。您了解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吗?在本期交换机专刊中,我们选择了这样一个命题,希望能带您走进千兆交换机的内部,看看它是怎样工作、怎样构成的,为什么能有如此不同,等等 。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您选择产品的基础会更雄厚 。
设备制造商们在设计交换机时,通常需要通过不同的设置项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些需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可以堆叠以得到充分的可扩展性;
2. 可以通过机框结构得到弹性的骨干扩展能力;
3. 可以和服务器设备集成,以达到计算和网络的集成;
4. 中小型企业会要求固定端口或者说可独立工作的交换机;
5. 对于没有IT部门的小公司,非治理型设备会更受欢迎 。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需求,如降低设计、生产和装配成本 。这些需求很多是相互矛盾的,但是它们又是真实存在的 。满足它们的方法是通过不同种类的交换机产品来实现,而不断进步的半导体技术使得交换机的设计和制造进入了高度模块化和集成化阶段,为设计不同种类的交换机提供了技术上的便捷 。下面,我们就不同类型的交换机逐一展示其设计原理和体系结构,帮您判定什么样的交换机才是您真正需要的 。
可堆叠交换机
这些交换机往往用于连接用户到高速的园区网骨干 。通常,它们有一些所谓的高速“用户”端口,并且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 。当数据从这些端口汇总上来时,会从更高速的数据上联通路传递出去,以实现和中心服务器、IP PBX等设备的数据交互 。可堆叠交换机通常会放置在企业的配线间或者机房中,它能适应增长中的网络 。假如有新的用户加入到网络中,治理员只需简单地在原来的设备上面放置一台新的设备,然后通过一个外部的“堆叠”接口将所有的交换机连接起来 。事实上,这就像您自己又开发了一台新的、更大的交换机一样,可以方便地和原先的交换机一起治理,只是容量增大了 。
有一个高速的堆叠端口是可堆叠交换机的基本特征 。
机框式交换机
这种类型的交换机应用于高性能的网络骨干层 。该系统有很多插槽,可以用来接插很多冗余的网络接口卡,包括系统总线、电源、安全模块等 。整个系统能被设置成高冗余性的系统,在出现不可控的灾难或故障时仍能提供可用的网络服务 。性能是机框式设备的重要考量指标,但是更重要的是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 。它的故障率通常被要求在平均每年的停机检修时间不超过5分钟 。
假如将图2的可堆叠交换机上联堆叠端口连接一个具有更大交换容量交换阵列芯片的交换背板,加上冗余的电源和治理模块设计,就构成了一台核心的机框式交换机 。高速交换阵列芯片结构如图3所示 。
集成数据服务器的交换机
这种交换机也可以称之为集成交换机的应用服务器 。我们通常提到的刀片服务器就属于这类产品,它们通过高速的数据通道和刀片服务器的机框相连,而刀片服务器的机框就像这样一台交换机 。刀片服务器的交换背板通常都是千兆级的,它答应服务器之间以极高的速度互连,这使高速的、分布式计算成为可能,而这些正是网络计算的发展方向 。
和机框式交换机一样,刀片服务器的背板同样是一块高速背板,它可以看做一台交换机 。图4是一种可用于刀片服务器背板的交换芯片,它同样可用于普通的独立或者可堆叠交换机的设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