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秋季亲虾与种苗管理

水温适宜的秋季是小龙虾亲虾与种苗生长、培育的黄金期 。关注秋季小龙虾亲虾与种苗管理不仅仅是提高产量,还是为其安全越冬上保险 。亲虾的放养
初养池每亩放70斤,初养稻田放40斤,多年养殖的池塘只需要补种,一般每亩补种20斤左右,一般每年8月~9月底进行,要选择体质健壮、肉质肥满结实、规格一致的亲虾和抱卵亲虾放养 。
在无存虾的稻田放养前10天,先用生石灰干塘消毒,消毒后经过滤(防止野杂鱼人池)向池塘中注入新水,保持池塘水深约1米左右,按照每亩的面积施入适量的腐熟畜禽粪培肥水质 。如果是直接让亲虾在水体中抱卵孵化并继续培育幼虾,然后直接养成大虾,每亩可以投放亲虾50斤,雌、雄亲虾比例为2∶1或3∶1,放养前用食盐水浸浴5分钟,以杀灭亲虾上的病原体 。如果是大批量培育苗种,则可在每亩的面积内放养亲虾100千克,雌、雄亲虾比例为2∶1 。
10月上旬开始降低水位,露出堤埂和高坡,确保堤埂和高坡离水面约30厘米,池塘或稻田围沟的水深也要保持在60厘米~70厘米,让小龙虾亲虾掘穴繁殖 。待小龙虾的洞穴基本上掘好后,再将水位提升至1米左右 。
产卵类型及孵化稚虾
关于小龙虾的产卵类型尚有争议,归纳起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小龙虾一年产卵3次~4次;另一种观点认为一年产卵1次 。多数人认为小龙虾的产卵类型属于一年产卵1次,属于秋、冬季繁殖类型,但群体交配产卵时间拉得很长,从4月下旬到8月底 。群体交配产卵的高峰期在5月~6月,受精卵在雌虾腹部孵化为稚虾,孵化时间需40天~70天,适宜孵化水温为22℃~28℃,“抱仔”通常可达200尾左右 。可自繁、自育、自养,不需复杂的繁殖育苗设备 。
稚虾孵出后,全部附于母体腹部游泳足上,在母体保护下完成幼体阶段的生长发育 。从第一年初秋稚虾孵出后,幼体的生长、发育和越冬都是附生于母体腹部,到第二年春季才离开母体生活 。小龙虾抱卵量因亲虾个体大小而异,个体大的抱卵多,个体小的抱卵少,变幅在500粒~1000粒之间 。卵经过孵化后发育成稚虾,1尾亲虾最终“抱仔”100尾~300尾 。
有人发现,在洞中掏出的小龙虾均为雌雄配对,雌虾在内,性腺发育相当成熟,并在洞中发现抱卵虾及产出的虾苗 。在水泥暂养池中只发现抱卵虾,未发现虾苗,且抱卵虾抱卵期很长,从9月初到11月底一直存在 。据此认为:雌虾在繁殖期间打洞后,雄虾再进入;繁殖发生在洞内,洞内繁殖较早;小龙虾在水泥池也能繁殖,只是繁殖期延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根据水泥池中少数抱卵虾抱的卵为未经受精的卵,可以推知小龙虾可以不经受精直接将卵排于体外;种群内部调节,在密度很大时种群产生调节 。
亲虾培育管理
亲虾的投喂管理比较简单,可投喂切碎的螺蚌肉、小鱼、小虾、畜禽屠宰下脚料、新鲜水草、豆饼、麦麸或配合饲料等 。由于亲虾的摄食量比较难以控制,因此日投喂量主要是随着水温而有一定的变化,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以傍晚为主,具体的投喂量可采取试差法来确定,即第二天看前一天投喂的饵料是否有剩余,如果有残饵存在就要少投,如果没有残饵就要适当多投,捕捞作业后要少投 。
亲虾池塘中水质管理非常重要,一是提供新鲜的水源,二是提供外源性微生物和矿物质,三是每半个月换新水1次,每次换水1/4;每月用生石灰兑水泼洒一次,以保持良好水质,促进亲虾的性腺发育 。
池塘虾苗的培育
孵化后的幼虾很快就可以开食,此时即可投喂饵料,饵料主要为天然浮游动物和人工饲料 。天然浮游动物主要通过有机肥培肥水体,繁殖浮游植物作为轮虫、小型枝角类及桡足类的无节幼体的饵料;人工饲料主要为豆饼、麦麸及颗粒饲料等,每天投喂2次~4次,投喂量应根据幼虾活动、摄食及发育情况等来确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