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反对当时的西昆体 北宋诗文运动革新运动的领袖是谁

欧阳修的词《生查子·元夕》写尽了元夕奇遇引发的无限相思之苦 。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
天圣八年(1030)进士 。历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神宗朝,迁兵部尚书,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次年卒,谥文忠 。
政治上曾支持范仲淹革新主张,文学上力主“明道”、“致用”,反对论卑气弱、艰涩险怪的时文和风靡诗坛的“西昆体”,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
散文、诗、词均有成就 。著有《新五代史》、《集古录》、《欧阳文忠集》、《六一词》 。

欧阳修反对当时的西昆体 北宋诗文运动革新运动的领袖是谁

文章插图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反对当时的西昆体 北宋诗文运动革新运动的领袖是谁】(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

欧阳修反对当时的西昆体 北宋诗文运动革新运动的领袖是谁

文章插图
这首词用对比的手法,写一位青春女子爱情的失落和痛苦 。全部感情都凝结和寄托在“去年元夜”与“今年元夜”异同对比里 。
同为元宵佳节,去年和今年的热闹、欢乐的景象诗大致一样的,但去年今日“人约黄昏后”,使她感到无限幸福,今年今日“不见去年人”则使她感到万分痛苦 。

欧阳修反对当时的西昆体 北宋诗文运动革新运动的领袖是谁

文章插图
上片写“去年元夜时”的情景:女主人公与情郎同逛灯市之欢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起首两句描绘去年元宵夜京城的盛况美景,大街上人潮如涌,夜晚的花灯通明,将花市照得如同白昼般明亮 。

写出了元宵节的盛世与美好,猜灯谜、赏花灯、吃汤圆,热闹非凡 。极力营造出一个让人流连忘返而又心潮澎湃的元宵之夜,渲染出“元夕奇遇”的浪漫氛围 。

欧阳修反对当时的西昆体 北宋诗文运动革新运动的领袖是谁

文章插图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后两句情景交融,描绘在华灯照耀的灯市,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从此再也没能忘掉她的容颜 。
那时的夜多么迷人,那时的月多么美好,那时的柳多么轻柔,那时的人多么美丽 。写出了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 。
同时,从如昼灯市到月上柳梢,光线从明变暗,两人约定的时间又是“黄昏”这一落日西斜、素来惹人愁思的时刻 。这种环境氛围的变换,也暗示女主人公的情感故事会朝着悲剧发展 。

欧阳修反对当时的西昆体 北宋诗文运动革新运动的领袖是谁

文章插图
下阕写“今年元夜时”的情景:女主人公一人面对圆月花灯之孤独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展现相同节日里的不同情思:转眼又是今年元宵,眼前的景象与去年没有两样,月依旧,灯依旧,但是去年甜蜜幸福的时光已然不再,女主人公心里只有无限相思之苦 。

欧阳修反对当时的西昆体 北宋诗文运动革新运动的领袖是谁

文章插图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 将不同时空的场景贯穿起来:女主人公抚今追昔、直抒感伤情绪,回味往日的山盟海誓早已被恋人抛诸脑后,如今物是人非、旧情难续,不禁悲上心头 。
令人肝肠寸断的相思化作行行清泪、浸湿衣衫 。一个“满”字,将女主人公的情绪完全宣泄出来,饱含辛酸蕴藏无奈,更有无边无际的苦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