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SIP:构筑下一代SoftSwitch的协议


(3)BYE 【2 SIP:构筑下一代SoftSwitch的协议】客户机用BYE方法向服务器发消息来结束该呼叫 。
示例如下:
BYE sip: UserA@here.com SIP/2.0
Via: SIP/2.0/UDP there.com:5060
Route: .
From: LittleGuy ;tag=314159
To: BigGuy Call-ID: 12345601@here.com
CSeq: 1 BYE
Content-Length: 0
(4)CANCEL
CANCEL方法用于取消一个挂起的呼叫 。
示例如下:
CANCEL sip:UserB@there.com SIP/2.0
Via: SIP/2.0/UDP here.com:5060
From: BigGuy
To: LittleGuy
Call-ID: 12345600@here.com
CSeq: 1 CANCEL
Content-Length: 0
(5)REGISTER 用于向定位服务器注册客户机的相关信息 。
(6)OPTIONS 用于查询服务器的相关信息和功能 。
六、状态码的定义
SIP主要定义了如下的五种类型的响应状态 。
1xx: 信息 。表示请求已经收到,可以继续处理请求 。
2xx: 正确 。表示呼叫已经正确的被接受和处理 。
3xx: 重定向 。表示该呼叫需被重定向处理 。
4xx: 客户机错误 。表示该消息存在表达错误,不能被服务器处理 。
5xx: 服务器错误 。表示服务器不能处理该消息 。
七. SIP的优越性
H.323和SIP设计之初都是作为多媒体通信的应用层控制(信令)协议,目前一般用于IP电话 。它们能实现的信令功能基本相同,也都利用RTP作为媒体传输的协议 。但两者的设计风格截然不 同,这是由于其推出的两大阵营(电信领域与Internet领域)都想沿袭自己的传统 。H.323是由 国际电联提出来的,它企图把IP电话当作是众所周知的传统电话,只是传输方式由电路交换变成了分组交换,就如同模拟传输变成数字传输、同轴电缆传输变成了光纤传输 。而SIP侧重于将IP 电话作为Internet上的一个应用,较其他应用(如FTP,E-mail等)增加了信令和QoS的要求 。H.323推出较早,协议发展得比较成熟;由于其采用的是传统的实现电话信令的模式,便于与现 有的电话网互通,但相对复杂得多 。SIP借鉴了其他Internet标准和协议的设计思想,有其突出的优点 。
1、首先,它是基于文本的协议,而H.323采用基于ASN.1和压缩编码规则的二进制方法表示其消息,因此,SIP对以文本形式表示的消息的词法和语法分析就比较简单 。
2、其次,SIP会话请求过程和媒体协商过程等是一起进行的,因此呼叫建立时间短,而在H.323中呼叫建立过程和进行媒体参数等协商的信令控制过程是分开进行的 。
3、再次,H.323为实现补充业务定义了专门的协议,如 H.450.1、H.450.2和H.450.3等,而SIP只要充分利用已定义的头域,必要时对头域进行简单扩展就能很方便地支持补充业务或智能业务 。
4、最后,H.323进行集中、层次式控制 。尽管集中控制便于治理(如便于计费和带宽治理等),但是当用于控制大型会议电话时,H.323中执行会议控制 功能的多点控制单元很可能成为瓶颈 。而SIP类似于其他的Internet协议,设计上就为分布式的呼叫模型服务的,具有分布式的组播功能 。
在我国的IP电话领域,采用H.323协议已是定论 。但我们也应看到SIP简单灵活、分布式控制等优点 。并且随着SoftSwitch等技术的发展,SIP必将取代H.323,成为IP领域内运用最广泛的信令控制协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