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以钱为本

【科技,以钱为本】Symbian之前声明于2008年2月18日重新开放免费的Open Sign服务,现在推迟到了2008年2月25日 。回想Symbian Sign从前的做法,可信度不高 。

我用过2部Symbian S60系统的Nokia手机,一部S60_2nd的N6680,一部S60_3rd的E61i,不过下一部很可能会是基于Linux的Google手机或者Windows Mobile的PPC手机 。当我只是日常使用塞班的时候,觉得简单方便,相对于PPC手机来说,软件和Phone结合紧密,好软件不少 。但是一旦想要写个软件自己用,肮脏讨厌的东西就全看到了 。想不到在Symbian上开发要付出那么大代价 。想不到花好几千买的塞班手机并不属于我,得到了它的“人”,没得到它的“心” 。

“大多数人”这个幌子太好使了 。几乎所有高新技术产业的玩家都是“少数人”,真难得他们这么眷顾其他几乎什么都不了解、如果没有市场竞争就任他们宰割的“大多数人” 。为了“大多数人”的安全,需要认证软件的开发者(通过Publisher ID认证,Publisher认证不接待个人),如果没有这个ID,写的软件只能使用Open Sign证书在自己注册的手机上安装运行(一个Open Sign证书仅对应一部手机),即使有Publisher ID,为了安全需要在软件发布之前还要经过Symbian的测试,测试费用我不了解,反正我给自己写东西自己用,我付不起,$100我也觉得很贵 。在S60 3rd上,没有签名的软件是不能安装的,软件破解者们不会大公无私到自己掏出好几万去签一个能在任何手机上安装的版本,就算他肯签,那根据注册信息和银行记录抓住这个违法者并不困难 。所以破解过的软件只能用户自己签 。为了防止广大的盗版用户自己签名安装盗版软件(官方的说法是为了保证付费用户的可用性),Symbian三番两次的关闭主要针对个体开发者的免费Open Sign服务,还禁止使用公共的免费邮箱注册Symbian Sign帐户 。这也牵连了很多小开发者 。在我看来,这是收了人家大开发商(付得起钱的开发者)的保护费,替人家出头的行为,抛弃或者不考虑个人和其他中小开发者 。

我感到愤怒 。就像当初看到跨平台的java在J2ME领域竟然为了“大多数人”的安全向开发者要钱,每年4000多RMB 。对于大多数比较新的手机,如果不认证,那么调用敏感的API就会弹出确认提示,开个网页弹五六次提示算少的 。字典软件,查一个单词弹一两次 。这就是流氓行为,是对软件开发者的勒索!谁会使用一个提示多到让人脑袋爆炸的软件?我是开发者,同时也是用户 。我知道我自己写的不是病毒 。应该允许我设置这个软件是可以信任的,不用每次都弹出提示,我自己写的软件出了事我自己负责 。不是我写的,我信任它,如果信息被盗或中病毒,我自己认倒霉,用不着J2ME标准制定者、Symbian、Nokia负责 。你的S60三版手机如果中了病毒或者间谍软件,我相信Nokia不会赔偿 。因为S60三版的手机不能自己安装自制的根证书,所以我无法自己给自己的Java MIDlet签名,最终决定转向C(我从来没写过一行C代码,只是几年前自学过C的C语言部分,现在又拿了起来),好歹还能免费签一下 。于是我看到了Symbian的Open Sign同样可耻 。

Nokia有免费的SDK,Carbide.cv1.2开发环境也有免费的版本,一部分调试功能被阉割了,虽然调试很重要,但至少还有免费的 。编译器最好用ARM5的RVCT,但是好几万的授权大多数个人开发者尤其是入门者,买不起,免费的GCCE并不支持所有的lib 。Nokia的社区相对冷清,文档也比Java差很多 。如果不用Google,在HelloWorld阶段就会出现可笑的问题,SDK的安装路径问题,WorkSpace的路径问题,Perl版本问题等等 。其实这些不算什么,但是仅仅一个HelloWorld,消耗的时间大概相当于学其他三种新语言,并且写出第一个HelloWorld的总合,Symbian给我的第一印象就不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