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中本心的理解 鱼我所欲也中本心的含义

《鱼我所欲也》中“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 。失去本心,就是失廉耻之心,会变得不道德,不顾礼义廉耻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是战国时期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 。《鱼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 。

鱼我所欲也中本心的理解 鱼我所欲也中本心的含义

文章插图
原文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鱼我所欲也中本心的理解 鱼我所欲也中本心的含义】
鱼我所欲也中本心的理解 鱼我所欲也中本心的含义

文章插图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鱼我所欲也中本心的理解 鱼我所欲也中本心的含义

文章插图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

    推荐阅读